建置中
台灣生技發展,將保健食品、美容保養、醫療器材等生技公司產品,透過品牌授權、電子商務平台,前進大陸市場,整合台灣生技公司廠商,堅持優質生技產品,分享大陸13億同胞。生技公司│保健食品│美容保養│台灣生技│台灣生技公司││養身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產品│保健食品養身│美容保養產品│美容保養品│美容保養常識│美容保養科│美容保養食品│美容保養衛生│醫療美容保養│台灣生技聯盟│生技公司徵才│生技公司名單│保健食品工程師│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台灣生技產業│台灣生技聯盟│台灣生技通路│台灣生技網│台灣生技品牌│台灣生技發展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妖魔化的清大原子爐,竟然成為癌末患者救命神器?
遠見雜誌 2022.02.09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將含硼藥物輸液注射入人體,待癌細胞攝取後,經中子照射,含硼藥物會裂變產生二種具有高生物破壞能力的輻射粒子,精準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且健康細胞所受傷害極其輕微,可以復原。
走過30年,台灣BNCT發展大躍進
1992年: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型發展成BNCT醫療用途,並籌組研究團隊。
2000─2004年:清大原科中心主任開執中爭取到7000萬元經費,完成原子爐BNCT治療設施建置。
2007─2009年:清大校長陳文村聘周鳳英教授為原科中心主任,爭取到4000萬元經費,並與當時北榮副院長雷永耀合作,推動北榮為BNCT治療醫院,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北榮腫瘤醫學部(前身為癌病中心)、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
2010年4月:周鳳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輸注液,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
2010年8月11日:信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由北榮醫師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第一例頭頸癌BNCT臨床試驗治療。
2017年3月:北榮醫師陳一瑋努力促成BNCT做為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緊急醫療」,救治更多癌末患者。
2019年1月30日:澳洲總理陸克文透過外交管道,請求幫忙治療澳洲民眾。台灣開啟第一例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
2020年:清大原科院院長李敏、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積極籌資,規劃將原子爐轉型為合格醫療器材,以造福更多癌末病人。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文/彭杏珠
台灣擁有世界級醫療水準,還掌握一項與日本並駕齊驅的抗癌技術——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它能為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帶來最後一線希望。多年來,一群台灣英雄焚膏繼晷,只為打通BNCT的關鍵環節,拯救更多人命。 當日本去年已將BNCT列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台灣卻深陷緊急醫療的困境中。BNCT對全球癌症的治療有多重要?相關單位還可以再做哪些努力?
台灣有個傲視全球的新興醫療技術,這個低調到不行的「世界之光」,帶給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最後一線希望。不僅被國際組織認證,還讓台灣成為全球唯二可從事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也是唯一用這個方法治癒惡性腦瘤病患的國家。
天時、地利、人和,促成台灣BNCT發展
近三年來,台灣的BNCT發展突飛猛進,與日本並駕齊驅。每天,台北榮總國際治療中心都會接獲數十通電話、求助郵件更如雪片般飛來,包括日本、澳洲、巴西、荷蘭、西班牙、新加坡等地,月前還接獲兩位俄羅斯病患的信件。
2021年12月24日早上7點,兩輛從北榮出發的救護車,一路鳴笛進入清華大學校園,直奔水池式反應器(俗稱原子爐)的BNCT中心而去。這天,北榮腫瘤醫學部放射治療科主治醫師陳一瑋正要為兩位台灣病人進行BNCT治療。
病人為何一定要到清大原子爐治療?
硼中子捕獲治療,顧名思義,就是用中子照射已吸收含硼藥物的腫瘤,誘發藥物中的硼分裂反應,以殺死癌細胞,對健康組織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治療的兩大關鍵,就是有效的中子來源,以及含硼藥物的標靶性。
清大BNCT中心研發顧問周鳳英說,「台灣BNCT有今天的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
清大原子爐轉醫療用途,BNCT治療現曙光
1992年反核聲浪逐漸高升,創造BNCT第一個天時的是,當初的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為醫療用途,整合核工系所及原科中心資源,成立BNCT研究團隊,並評估將全台唯一研究用原子爐,改建為BNCT治療設施。
好事多磨,直至2000年兼任原科中心主任的開執中終於爭取到國科會(現為科技部)7000萬預算,由核工所博士劉鴻鳴將原子爐改建成可進行BNCT的設施。
現任原科中心一等核能師、BNCT中心副主任的劉鴻鳴,站在原子爐參觀台上,往下指著一塊淡藍色設施說,這裡就是新增的中子照射室,從原子爐引出中子照射病人,旁邊印有BNCT圖案的屋頂,是病人打藥的準備區及休息室。
「設施是我蓋的,但我從不認為原子爐有一天可以進入臨床、醫治病人,」他甚至反問,「你想想,病人聽到原子爐的反應是什麼?原子爐並非醫療器材,到底是來治療,還是被當成實驗品?」
不僅他不看好,也根本沒人料想得到。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的開執中,30年前的一個決策,竟然可以將「被妖魔化」的原子爐,搖身一變,成了癌末患者的救命神器。
而這正是能否執行BNCT的重要關鍵,必須有足夠能量及通量的中子束才能穿透人體組織,對深層癌細胞提供有效照射。目前,全球用反應爐進行研究或臨床治療的少之又少,清大原子爐經國際專家驗證,中子射束的品質優異。
眾所皆知,台灣的核工人才傲視全球。1956年,清大於台灣復校,首設的單位就是原子科學研究所,當時的校長梅貽琦兩次赴美,決定向美國GA公司買核反應器,1961年4月正式運轉,開啟台灣原子能研究的扉頁。
參觀過原子爐的專家都很訝異,使用60年的設施仍保養良好,還擁有十幾位博士的研究團隊,更取得十幾張高級運轉員執照。「有這座原子爐與原科中心,台灣才有發展BNCT的地利,」清大核工所特聘教授、BNCT中心主任李敏說。
第二個創造天時的是,2007年擔任清大校長的陳文村,決定讓BNCT進入臨床,並爭取到4000萬預算,讓當時的原科中心主任周鳳英全力衝刺人體試驗。
台灣靠著地利,解決BNCT治療的第一個關鍵「中子照射室」,卻仍缺少第二個關鍵「含硼藥物」。
由於周鳳英長期與北榮合作,從事肝癌含硼藥物研究時,率先就想到時任北榮副院長的雷永耀,經討論後發現,雖然細胞及動物實驗證明,中子照射後,含硼藥物的肝癌細胞會被殺死、正常組織不受損,但因中子束射程有限,肝癌專家雷永耀認為,「肝位於腹部深處,腹部的肌肉及脂肪很厚,臨床治療恐不理想,考量不能再蹉跎下去,決議轉往頭頸癌治療。」
雷永耀責成當時的北榮癌病中心(現為腫瘤醫學部)主任顏上惠、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令瑋進行臨床試驗。
北榮、清大、信東,共組堅強團隊
台灣的BNCT,最終是在「人和」下完成的。1968年日本開始研究BNCT,頭頸癌成果顯著,在清大、北榮團隊努力下,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周鳳英代表)、北榮癌病中心(顏上惠代表)及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小野公二教授代表),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每年並針對BNCT各項領域深度探討。
周鳳英參閱文獻資料,提供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目前,信東是台灣BNCT臨床研究和實驗的唯一藥廠。
陳一瑋強調,「京都大學退休教授、現為大阪醫科大學BNCT治療中心主任的小野公二,將畢生所學無私分享,為台灣注入一甲子功力,我們才能在短短十年內,成為全球唯二的治療國家。」
2010年8月11日,由北榮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首例的頭頸癌BNCT治療。第一、第二例臨床試驗時,小野均親自到清大指導。
當時已升任台中榮總院長、現為中心綜合診所董事長雷永耀事後回憶,仍充滿讚嘆。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個病人的頭頸癌腫瘤,從外觀看非常明顯,紅紅亮亮一大顆,照射後變小變白,表面皺皺的,大家都很Exciting(興奮)。」
首例的頭頸癌治療成效振奮團隊,但囿於僅是臨床試驗,無法嘉惠更多病人。這個困境直到因緣巧合下,才由某重量級腦瘤患者敲開「緊急醫療」通道。後來,在陳一瑋積極努力下,衛福部於2017年3月,同意將BNCT當成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的緊急醫療。
緊急醫療案例從2017年至2021年底,共有188例,其中八成均由陳一瑋北榮團隊執行治療。加計臨床試驗,到今年元月20日,共進行241例的治療,堪稱台灣醫學界的創舉。
北榮神經放射線科主任張豐基分析BNCT的優勢,傳統放射治療跟化療就像B-52轟炸機,沒有目標,將二平方公里的好壞細胞全部消滅,並對周圍組織造成傷害;BNCT宛如導彈,透過影像、臨床整合定位,精準消滅被硼藥標記的癌細胞範圍,尤其對復發型頭頸癌療效顯著,更適合對付瀰漫性、不易手術的癌症。
原本被判「死刑」,BNCT翻轉他的人生
台灣在腦瘤方面的成就,更令人驚豔。傳統醫療對腦幹腫瘤完全束手無策,北榮團隊竟然可以給予致命一擊。有年輕患者的父親在離開陳一瑋的診間時,90度彎腰深深一鞠躬,表達對他治癒兒子的萬分謝意。
北榮神經外科醫師林俊甫補充說明,惡性腦瘤即便完成手術、放射,以及化療,仍會在極短時間內復發,平均餘命約一年左右。「腦瘤已成國際BNCT研究最多的項目,從臨床可見BNCT是優質標靶性腫瘤治療的新方向,堪稱是目前最精準的放射治療。」
有一位國小老師的惡性腦瘤超過5公分,化療後復發,經BNCT照射兩週內,腫瘤消失;還有來自國外的下咽癌病患,原已被宣判「死刑」,經治療後,癌細胞全被消滅,他的主治醫師根本不敢置信。
諸多成功案例受到國際BNCT領域專家矚目。李敏指出,台灣的醫療技術能力、累積的經驗,已達世界一流水準。日本岡山大學Kazuyo Igawa(井川和代)醫師到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報告BNCT治療經驗時,大量引用陳一瑋的數據,連日本名古屋大學、岡山大學及福井科大,都到清大參訪。
「台灣在短短幾年內,可以像變魔術般,進行240多例的治療,」連陳一瑋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信東生技董事長柯長崎直言,「台灣的BNCT就是奇蹟,帶給癌末患者重生機會。」尤其含硼藥物具有對人體毒性低、迅速從正常細胞和血液中代謝移除兩大特性,再結合中子照射,達到僅破壞腫瘤,而不傷害正常細胞的目的,是副作用極為輕微的療法。
含硼藥物就像糖果,吸引螞蟻(癌細胞)來吃,經中子照射後,螞蟻就會死掉,「日本廠商都主動找信東ODM含硼藥物,你就知道台灣的實力有多強了,」他建議政府應成立國家隊,積極發展。
前總統李登輝曾在書中關注BNCT發展
但,鮮少國人了解BNCT在台灣的進展,甚至連「日本通」的前總統李登輝都不知曉。2014年9月,他在家人陪同下赴日,目的就在了解最先進的癌症療法,當他到南東北醫院聽取簡報,被醫師告知「台灣早在進行BNCT治療」時,驚訝不已。
當年9月,甫從日本研習回國的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羅文良回憶,南東北醫院的朋友隨即分享拍攝的李總統照片。「證明台灣的治療深獲日本醫學界肯定。」
李總統還在2015年出版的《新.台灣的主張》自序中指出,台日死因排名第一都是癌症。很多人因為經濟因素,無法接受治療。「我就曾多次罹癌,徘徊於生死邊緣。我注意到日本的BNCT治療費用比較低,療效又好,很希望能夠引進台灣。」
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想不到2021年4月,竟有日本女孩經各種醫療仍復發後,在小野公二的推薦下,到清大接受治療,讓7公分大的腫瘤縮小了八成,頸部壓迫大幅改善,可以開心上學。
2021年5月底,她追蹤檢查時,有些微復發跡象,醫療團隊建議第二次照射,讓效果更好,卻遇上台灣疫情爆發,在外交體系協助下,女孩得以於9月17日到清大接受第二次照射,現已恢復正常生活。2022年元旦,女孩的父親還跟陳一瑋感謝報平安。
光是2021年,陳一瑋團隊就做了34個腦瘤病例。
為何連日本人都來台治療?因為日本僅核准BNCT頭頸癌治療,因此難以治癒的惡性腦瘤患者,只能向台灣求助。
但其實,首次成功申請緊急醫療的國外案例,是一位澳洲病患,他到日本做各種治療都失敗後,被轉介來台,當時的澳洲總理陸克文特別透過外交管道,懇求協助,2019年元月30日,陳一瑋團隊快速幫他治療,癒後情況良好,台灣從此開啟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的服務。
還有西班牙骨科醫師的法官太太,則是透過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盟(WFNS)轉介來台治療。
17例海外緊急醫療,讓台灣享譽國際
三年內,台灣從事17例海外緊急醫療,治療成果躍上國際舞台。
更振奮醫療界的是,日本於2020年3月迎來利多消息,厚生省通過BNCT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5月也核准中子加速器為醫療器材。
這可是全球BNCT界的大事。日本將BNCT視為常規治療,代表對療效的肯定,連剛播完的日劇《派遣女醫X》第七季,也將BNCT編入劇情,還特別強調BNCT在肝癌的治療,顯見在日本是熱門醫療話題。
反觀台灣,卻陷在緊急醫療的困境中,至今無醫療院所有正式的BNCT編制,北榮團隊的成員也是義務幫忙。尤其,當他們看到很多國家正積極發展時,頗為憂心過去奠下的學術研究、臨床基礎,很快將被迎頭趕上。
陳一瑋再度翻開《新.台灣的主張》的自序,前總統李登輝六年前就提出「希望BNCT能夠引進台灣」的呼籲,可見是深具潛力的發展項目,期盼各界能積極投入資金、人力,從事各種癌症含硼藥物研發,讓台灣的BNCT成果持續傲視全球,甚至成為醫療界的護國神山。
何謂BNCT?
台灣擁有世界級醫療水準,還掌握一項與日本並駕齊驅的抗癌技術——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它能為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帶來最後一線希望。多年來,一群台灣英雄焚膏繼晷,只為打通BNCT的關鍵環節,拯救更多人命。 當日本去年已將BNCT列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台灣卻深陷緊急醫療的困境中。BNCT對全球癌症的治療有多重要?相關單位還可以再做哪些努力?
台灣有個傲視全球的新興醫療技術,這個低調到不行的「世界之光」,帶給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最後一線希望。不僅被國際組織認證,還讓台灣成為全球唯二可從事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也是唯一用這個方法治癒惡性腦瘤病患的國家。
天時、地利、人和,促成台灣BNCT發展
近三年來,台灣的BNCT發展突飛猛進,與日本並駕齊驅。每天,台北榮總國際治療中心都會接獲數十通電話、求助郵件更如雪片般飛來,包括日本、澳洲、巴西、荷蘭、西班牙、新加坡等地,月前還接獲兩位俄羅斯病患的信件。
2021年12月24日早上7點,兩輛從北榮出發的救護車,一路鳴笛進入清華大學校園,直奔水池式反應器(俗稱原子爐)的BNCT中心而去。這天,北榮腫瘤醫學部放射治療科主治醫師陳一瑋正要為兩位台灣病人進行BNCT治療。
病人為何一定要到清大原子爐治療?
硼中子捕獲治療,顧名思義,就是用中子照射已吸收含硼藥物的腫瘤,誘發藥物中的硼分裂反應,以殺死癌細胞,對健康組織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治療的兩大關鍵,就是有效的中子來源,以及含硼藥物的標靶性。
清大BNCT中心研發顧問周鳳英說,「台灣BNCT有今天的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
清大原子爐轉醫療用途,BNCT治療現曙光
1992年反核聲浪逐漸高升,創造BNCT第一個天時的是,當初的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為醫療用途,整合核工系所及原科中心資源,成立BNCT研究團隊,並評估將全台唯一研究用原子爐,改建為BNCT治療設施。
好事多磨,直至2000年兼任原科中心主任的開執中終於爭取到國科會(現為科技部)7000萬預算,由核工所博士劉鴻鳴將原子爐改建成可進行BNCT的設施。
現任原科中心一等核能師、BNCT中心副主任的劉鴻鳴,站在原子爐參觀台上,往下指著一塊淡藍色設施說,這裡就是新增的中子照射室,從原子爐引出中子照射病人,旁邊印有BNCT圖案的屋頂,是病人打藥的準備區及休息室。
「設施是我蓋的,但我從不認為原子爐有一天可以進入臨床、醫治病人,」他甚至反問,「你想想,病人聽到原子爐的反應是什麼?原子爐並非醫療器材,到底是來治療,還是被當成實驗品?」
不僅他不看好,也根本沒人料想得到。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的開執中,30年前的一個決策,竟然可以將「被妖魔化」的原子爐,搖身一變,成了癌末患者的救命神器。
而這正是能否執行BNCT的重要關鍵,必須有足夠能量及通量的中子束才能穿透人體組織,對深層癌細胞提供有效照射。目前,全球用反應爐進行研究或臨床治療的少之又少,清大原子爐經國際專家驗證,中子射束的品質優異。
眾所皆知,台灣的核工人才傲視全球。1956年,清大於台灣復校,首設的單位就是原子科學研究所,當時的校長梅貽琦兩次赴美,決定向美國GA公司買核反應器,1961年4月正式運轉,開啟台灣原子能研究的扉頁。
參觀過原子爐的專家都很訝異,使用60年的設施仍保養良好,還擁有十幾位博士的研究團隊,更取得十幾張高級運轉員執照。「有這座原子爐與原科中心,台灣才有發展BNCT的地利,」清大核工所特聘教授、BNCT中心主任李敏說。
第二個創造天時的是,2007年擔任清大校長的陳文村,決定讓BNCT進入臨床,並爭取到4000萬預算,讓當時的原科中心主任周鳳英全力衝刺人體試驗。
台灣靠著地利,解決BNCT治療的第一個關鍵「中子照射室」,卻仍缺少第二個關鍵「含硼藥物」。
由於周鳳英長期與北榮合作,從事肝癌含硼藥物研究時,率先就想到時任北榮副院長的雷永耀,經討論後發現,雖然細胞及動物實驗證明,中子照射後,含硼藥物的肝癌細胞會被殺死、正常組織不受損,但因中子束射程有限,肝癌專家雷永耀認為,「肝位於腹部深處,腹部的肌肉及脂肪很厚,臨床治療恐不理想,考量不能再蹉跎下去,決議轉往頭頸癌治療。」
雷永耀責成當時的北榮癌病中心(現為腫瘤醫學部)主任顏上惠、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令瑋進行臨床試驗。
北榮、清大、信東,共組堅強團隊
台灣的BNCT,最終是在「人和」下完成的。1968年日本開始研究BNCT,頭頸癌成果顯著,在清大、北榮團隊努力下,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周鳳英代表)、北榮癌病中心(顏上惠代表)及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小野公二教授代表),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每年並針對BNCT各項領域深度探討。
周鳳英參閱文獻資料,提供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目前,信東是台灣BNCT臨床研究和實驗的唯一藥廠。
陳一瑋強調,「京都大學退休教授、現為大阪醫科大學BNCT治療中心主任的小野公二,將畢生所學無私分享,為台灣注入一甲子功力,我們才能在短短十年內,成為全球唯二的治療國家。」
2010年8月11日,由北榮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首例的頭頸癌BNCT治療。第一、第二例臨床試驗時,小野均親自到清大指導。
當時已升任台中榮總院長、現為中心綜合診所董事長雷永耀事後回憶,仍充滿讚嘆。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個病人的頭頸癌腫瘤,從外觀看非常明顯,紅紅亮亮一大顆,照射後變小變白,表面皺皺的,大家都很Exciting(興奮)。」
首例的頭頸癌治療成效振奮團隊,但囿於僅是臨床試驗,無法嘉惠更多病人。這個困境直到因緣巧合下,才由某重量級腦瘤患者敲開「緊急醫療」通道。後來,在陳一瑋積極努力下,衛福部於2017年3月,同意將BNCT當成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的緊急醫療。
緊急醫療案例從2017年至2021年底,共有188例,其中八成均由陳一瑋北榮團隊執行治療。加計臨床試驗,到今年元月20日,共進行241例的治療,堪稱台灣醫學界的創舉。
北榮神經放射線科主任張豐基分析BNCT的優勢,傳統放射治療跟化療就像B-52轟炸機,沒有目標,將二平方公里的好壞細胞全部消滅,並對周圍組織造成傷害;BNCT宛如導彈,透過影像、臨床整合定位,精準消滅被硼藥標記的癌細胞範圍,尤其對復發型頭頸癌療效顯著,更適合對付瀰漫性、不易手術的癌症。
原本被判「死刑」,BNCT翻轉他的人生
台灣在腦瘤方面的成就,更令人驚豔。傳統醫療對腦幹腫瘤完全束手無策,北榮團隊竟然可以給予致命一擊。有年輕患者的父親在離開陳一瑋的診間時,90度彎腰深深一鞠躬,表達對他治癒兒子的萬分謝意。
北榮神經外科醫師林俊甫補充說明,惡性腦瘤即便完成手術、放射,以及化療,仍會在極短時間內復發,平均餘命約一年左右。「腦瘤已成國際BNCT研究最多的項目,從臨床可見BNCT是優質標靶性腫瘤治療的新方向,堪稱是目前最精準的放射治療。」
有一位國小老師的惡性腦瘤超過5公分,化療後復發,經BNCT照射兩週內,腫瘤消失;還有來自國外的下咽癌病患,原已被宣判「死刑」,經治療後,癌細胞全被消滅,他的主治醫師根本不敢置信。
諸多成功案例受到國際BNCT領域專家矚目。李敏指出,台灣的醫療技術能力、累積的經驗,已達世界一流水準。日本岡山大學Kazuyo Igawa(井川和代)醫師到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報告BNCT治療經驗時,大量引用陳一瑋的數據,連日本名古屋大學、岡山大學及福井科大,都到清大參訪。
「台灣在短短幾年內,可以像變魔術般,進行240多例的治療,」連陳一瑋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信東生技董事長柯長崎直言,「台灣的BNCT就是奇蹟,帶給癌末患者重生機會。」尤其含硼藥物具有對人體毒性低、迅速從正常細胞和血液中代謝移除兩大特性,再結合中子照射,達到僅破壞腫瘤,而不傷害正常細胞的目的,是副作用極為輕微的療法。
含硼藥物就像糖果,吸引螞蟻(癌細胞)來吃,經中子照射後,螞蟻就會死掉,「日本廠商都主動找信東ODM含硼藥物,你就知道台灣的實力有多強了,」他建議政府應成立國家隊,積極發展。
前總統李登輝曾在書中關注BNCT發展
但,鮮少國人了解BNCT在台灣的進展,甚至連「日本通」的前總統李登輝都不知曉。2014年9月,他在家人陪同下赴日,目的就在了解最先進的癌症療法,當他到南東北醫院聽取簡報,被醫師告知「台灣早在進行BNCT治療」時,驚訝不已。
當年9月,甫從日本研習回國的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羅文良回憶,南東北醫院的朋友隨即分享拍攝的李總統照片。「證明台灣的治療深獲日本醫學界肯定。」
李總統還在2015年出版的《新.台灣的主張》自序中指出,台日死因排名第一都是癌症。很多人因為經濟因素,無法接受治療。「我就曾多次罹癌,徘徊於生死邊緣。我注意到日本的BNCT治療費用比較低,療效又好,很希望能夠引進台灣。」
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想不到2021年4月,竟有日本女孩經各種醫療仍復發後,在小野公二的推薦下,到清大接受治療,讓7公分大的腫瘤縮小了八成,頸部壓迫大幅改善,可以開心上學。
2021年5月底,她追蹤檢查時,有些微復發跡象,醫療團隊建議第二次照射,讓效果更好,卻遇上台灣疫情爆發,在外交體系協助下,女孩得以於9月17日到清大接受第二次照射,現已恢復正常生活。2022年元旦,女孩的父親還跟陳一瑋感謝報平安。
光是2021年,陳一瑋團隊就做了34個腦瘤病例。
為何連日本人都來台治療?因為日本僅核准BNCT頭頸癌治療,因此難以治癒的惡性腦瘤患者,只能向台灣求助。
但其實,首次成功申請緊急醫療的國外案例,是一位澳洲病患,他到日本做各種治療都失敗後,被轉介來台,當時的澳洲總理陸克文特別透過外交管道,懇求協助,2019年元月30日,陳一瑋團隊快速幫他治療,癒後情況良好,台灣從此開啟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的服務。
還有西班牙骨科醫師的法官太太,則是透過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盟(WFNS)轉介來台治療。
17例海外緊急醫療,讓台灣享譽國際
三年內,台灣從事17例海外緊急醫療,治療成果躍上國際舞台。
更振奮醫療界的是,日本於2020年3月迎來利多消息,厚生省通過BNCT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5月也核准中子加速器為醫療器材。
這可是全球BNCT界的大事。日本將BNCT視為常規治療,代表對療效的肯定,連剛播完的日劇《派遣女醫X》第七季,也將BNCT編入劇情,還特別強調BNCT在肝癌的治療,顯見在日本是熱門醫療話題。
反觀台灣,卻陷在緊急醫療的困境中,至今無醫療院所有正式的BNCT編制,北榮團隊的成員也是義務幫忙。尤其,當他們看到很多國家正積極發展時,頗為憂心過去奠下的學術研究、臨床基礎,很快將被迎頭趕上。
陳一瑋再度翻開《新.台灣的主張》的自序,前總統李登輝六年前就提出「希望BNCT能夠引進台灣」的呼籲,可見是深具潛力的發展項目,期盼各界能積極投入資金、人力,從事各種癌症含硼藥物研發,讓台灣的BNCT成果持續傲視全球,甚至成為醫療界的護國神山。
何謂BNCT?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將含硼藥物輸液注射入人體,待癌細胞攝取後,經中子照射,含硼藥物會裂變產生二種具有高生物破壞能力的輻射粒子,精準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且健康細胞所受傷害極其輕微,可以復原。
走過30年,台灣BNCT發展大躍進
1992年: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型發展成BNCT醫療用途,並籌組研究團隊。
2000─2004年:清大原科中心主任開執中爭取到7000萬元經費,完成原子爐BNCT治療設施建置。
2007─2009年:清大校長陳文村聘周鳳英教授為原科中心主任,爭取到4000萬元經費,並與當時北榮副院長雷永耀合作,推動北榮為BNCT治療醫院,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北榮腫瘤醫學部(前身為癌病中心)、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
2010年4月:周鳳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輸注液,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
2010年8月11日:信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由北榮醫師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第一例頭頸癌BNCT臨床試驗治療。
2017年3月:北榮醫師陳一瑋努力促成BNCT做為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緊急醫療」,救治更多癌末患者。
2019年1月30日:澳洲總理陸克文透過外交管道,請求幫忙治療澳洲民眾。台灣開啟第一例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
2020年:清大原科院院長李敏、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積極籌資,規劃將原子爐轉型為合格醫療器材,以造福更多癌末病人。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2023年2月3日 星期五
妖魔化的清大原子爐,竟然成為癌末患者救命神器?
遠見雜誌 2022.02.09
妖魔化的清大原子爐,竟然成為癌末患者救命神器?圖/遠見雜誌提供
文/彭杏珠
台灣擁有世界級醫療水準,還掌握一項與日本並駕齊驅的抗癌技術——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它能為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帶來最後一線希望。多年來,一群台灣英雄焚膏繼晷,只為打通BNCT的關鍵環節,拯救更多人命。 當日本去年已將BNCT列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台灣卻深陷緊急醫療的困境中。BNCT對全球癌症的治療有多重要?相關單位還可以再做哪些努力?
台灣有個傲視全球的新興醫療技術,這個低調到不行的「世界之光」,帶給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最後一線希望。不僅被國際組織認證,還讓台灣成為全球唯二可從事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也是唯一用這個方法治癒惡性腦瘤病患的國家。
天時、地利、人和,促成台灣BNCT發展
近三年來,台灣的BNCT發展突飛猛進,與日本並駕齊驅。每天,台北榮總國際治療中心都會接獲數十通電話、求助郵件更如雪片般飛來,包括日本、澳洲、巴西、荷蘭、西班牙、新加坡等地,月前還接獲兩位俄羅斯病患的信件。
2021年12月24日早上7點,兩輛從北榮出發的救護車,一路鳴笛進入清華大學校園,直奔水池式反應器(俗稱原子爐)的BNCT中心而去。這天,北榮腫瘤醫學部放射治療科主治醫師陳一瑋正要為兩位台灣病人進行BNCT治療。
病人為何一定要到清大原子爐治療?
硼中子捕獲治療,顧名思義,就是用中子照射已吸收含硼藥物的腫瘤,誘發藥物中的硼分裂反應,以殺死癌細胞,對健康組織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治療的兩大關鍵,就是有效的中子來源,以及含硼藥物的標靶性。
清大BNCT中心研發顧問周鳳英說,「台灣BNCT有今天的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
清大原子爐轉醫療用途,BNCT治療現曙光
1992年反核聲浪逐漸高升,創造BNCT第一個天時的是,當初的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為醫療用途,整合核工系所及原科中心資源,成立BNCT研究團隊,並評估將全台唯一研究用原子爐,改建為BNCT治療設施。
好事多磨,直至2000年兼任原科中心主任的開執中終於爭取到國科會(現為科技部)7000萬預算,由核工所博士劉鴻鳴將原子爐改建成可進行BNCT的設施。
現任原科中心一等核能師、BNCT中心副主任的劉鴻鳴,站在原子爐參觀台上,往下指著一塊淡藍色設施說,這裡就是新增的中子照射室,從原子爐引出中子照射病人,旁邊印有BNCT圖案的屋頂,是病人打藥的準備區及休息室。
「設施是我蓋的,但我從不認為原子爐有一天可以進入臨床、醫治病人,」他甚至反問,「你想想,病人聽到原子爐的反應是什麼?原子爐並非醫療器材,到底是來治療,還是被當成實驗品?」
不僅他不看好,也根本沒人料想得到。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的開執中,30年前的一個決策,竟然可以將「被妖魔化」的原子爐,搖身一變,成了癌末患者的救命神器。
而這正是能否執行BNCT的重要關鍵,必須有足夠能量及通量的中子束才能穿透人體組織,對深層癌細胞提供有效照射。目前,全球用反應爐進行研究或臨床治療的少之又少,清大原子爐經國際專家驗證,中子射束的品質優異。
眾所皆知,台灣的核工人才傲視全球。1956年,清大於台灣復校,首設的單位就是原子科學研究所,當時的校長梅貽琦兩次赴美,決定向美國GA公司買核反應器,1961年4月正式運轉,開啟台灣原子能研究的扉頁。
參觀過原子爐的專家都很訝異,使用60年的設施仍保養良好,還擁有十幾位博士的研究團隊,更取得十幾張高級運轉員執照。「有這座原子爐與原科中心,台灣才有發展BNCT的地利,」清大核工所特聘教授、BNCT中心主任李敏說。
第二個創造天時的是,2007年擔任清大校長的陳文村,決定讓BNCT進入臨床,並爭取到4000萬預算,讓當時的原科中心主任周鳳英全力衝刺人體試驗。
台灣靠著地利,解決BNCT治療的第一個關鍵「中子照射室」,卻仍缺少第二個關鍵「含硼藥物」。
由於周鳳英長期與北榮合作,從事肝癌含硼藥物研究時,率先就想到時任北榮副院長的雷永耀,經討論後發現,雖然細胞及動物實驗證明,中子照射後,含硼藥物的肝癌細胞會被殺死、正常組織不受損,但因中子束射程有限,肝癌專家雷永耀認為,「肝位於腹部深處,腹部的肌肉及脂肪很厚,臨床治療恐不理想,考量不能再蹉跎下去,決議轉往頭頸癌治療。」
雷永耀責成當時的北榮癌病中心(現為腫瘤醫學部)主任顏上惠、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令瑋進行臨床試驗。
北榮、清大、信東,共組堅強團隊
台灣的BNCT,最終是在「人和」下完成的。1968年日本開始研究BNCT,頭頸癌成果顯著,在清大、北榮團隊努力下,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周鳳英代表)、北榮癌病中心(顏上惠代表)及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小野公二教授代表),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每年並針對BNCT各項領域深度探討。
周鳳英參閱文獻資料,提供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目前,信東是台灣BNCT臨床研究和實驗的唯一藥廠。
陳一瑋強調,「京都大學退休教授、現為大阪醫科大學BNCT治療中心主任的小野公二,將畢生所學無私分享,為台灣注入一甲子功力,我們才能在短短十年內,成為全球唯二的治療國家。」
2010年8月11日,由北榮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首例的頭頸癌BNCT治療。第一、第二例臨床試驗時,小野均親自到清大指導。
當時已升任台中榮總院長、現為中心綜合診所董事長雷永耀事後回憶,仍充滿讚嘆。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個病人的頭頸癌腫瘤,從外觀看非常明顯,紅紅亮亮一大顆,照射後變小變白,表面皺皺的,大家都很Exciting(興奮)。」
首例的頭頸癌治療成效振奮團隊,但囿於僅是臨床試驗,無法嘉惠更多病人。這個困境直到因緣巧合下,才由某重量級腦瘤患者敲開「緊急醫療」通道。後來,在陳一瑋積極努力下,衛福部於2017年3月,同意將BNCT當成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的緊急醫療。
緊急醫療案例從2017年至2021年底,共有188例,其中八成均由陳一瑋北榮團隊執行治療。加計臨床試驗,到今年元月20日,共進行241例的治療,堪稱台灣醫學界的創舉。
北榮神經放射線科主任張豐基分析BNCT的優勢,傳統放射治療跟化療就像B-52轟炸機,沒有目標,將二平方公里的好壞細胞全部消滅,並對周圍組織造成傷害;BNCT宛如導彈,透過影像、臨床整合定位,精準消滅被硼藥標記的癌細胞範圍,尤其對復發型頭頸癌療效顯著,更適合對付瀰漫性、不易手術的癌症。
原本被判「死刑」,BNCT翻轉他的人生
台灣在腦瘤方面的成就,更令人驚豔。傳統醫療對腦幹腫瘤完全束手無策,北榮團隊竟然可以給予致命一擊。有年輕患者的父親在離開陳一瑋的診間時,90度彎腰深深一鞠躬,表達對他治癒兒子的萬分謝意。
北榮神經外科醫師林俊甫補充說明,惡性腦瘤即便完成手術、放射,以及化療,仍會在極短時間內復發,平均餘命約一年左右。「腦瘤已成國際BNCT研究最多的項目,從臨床可見BNCT是優質標靶性腫瘤治療的新方向,堪稱是目前最精準的放射治療。」
有一位國小老師的惡性腦瘤超過5公分,化療後復發,經BNCT照射兩週內,腫瘤消失;還有來自國外的下咽癌病患,原已被宣判「死刑」,經治療後,癌細胞全被消滅,他的主治醫師根本不敢置信。
諸多成功案例受到國際BNCT領域專家矚目。李敏指出,台灣的醫療技術能力、累積的經驗,已達世界一流水準。日本岡山大學Kazuyo Igawa(井川和代)醫師到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報告BNCT治療經驗時,大量引用陳一瑋的數據,連日本名古屋大學、岡山大學及福井科大,都到清大參訪。
「台灣在短短幾年內,可以像變魔術般,進行240多例的治療,」連陳一瑋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信東生技董事長柯長崎直言,「台灣的BNCT就是奇蹟,帶給癌末患者重生機會。」尤其含硼藥物具有對人體毒性低、迅速從正常細胞和血液中代謝移除兩大特性,再結合中子照射,達到僅破壞腫瘤,而不傷害正常細胞的目的,是副作用極為輕微的療法。
含硼藥物就像糖果,吸引螞蟻(癌細胞)來吃,經中子照射後,螞蟻就會死掉,「日本廠商都主動找信東ODM含硼藥物,你就知道台灣的實力有多強了,」他建議政府應成立國家隊,積極發展。
前總統李登輝曾在書中關注BNCT發展
但,鮮少國人了解BNCT在台灣的進展,甚至連「日本通」的前總統李登輝都不知曉。2014年9月,他在家人陪同下赴日,目的就在了解最先進的癌症療法,當他到南東北醫院聽取簡報,被醫師告知「台灣早在進行BNCT治療」時,驚訝不已。
當年9月,甫從日本研習回國的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羅文良回憶,南東北醫院的朋友隨即分享拍攝的李總統照片。「證明台灣的治療深獲日本醫學界肯定。」
李總統還在2015年出版的《新.台灣的主張》自序中指出,台日死因排名第一都是癌症。很多人因為經濟因素,無法接受治療。「我就曾多次罹癌,徘徊於生死邊緣。我注意到日本的BNCT治療費用比較低,療效又好,很希望能夠引進台灣。」
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想不到2021年4月,竟有日本女孩經各種醫療仍復發後,在小野公二的推薦下,到清大接受治療,讓7公分大的腫瘤縮小了八成,頸部壓迫大幅改善,可以開心上學。
2021年5月底,她追蹤檢查時,有些微復發跡象,醫療團隊建議第二次照射,讓效果更好,卻遇上台灣疫情爆發,在外交體系協助下,女孩得以於9月17日到清大接受第二次照射,現已恢復正常生活。2022年元旦,女孩的父親還跟陳一瑋感謝報平安。
光是2021年,陳一瑋團隊就做了34個腦瘤病例。
為何連日本人都來台治療?因為日本僅核准BNCT頭頸癌治療,因此難以治癒的惡性腦瘤患者,只能向台灣求助。
但其實,首次成功申請緊急醫療的國外案例,是一位澳洲病患,他到日本做各種治療都失敗後,被轉介來台,當時的澳洲總理陸克文特別透過外交管道,懇求協助,2019年元月30日,陳一瑋團隊快速幫他治療,癒後情況良好,台灣從此開啟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的服務。
還有西班牙骨科醫師的法官太太,則是透過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盟(WFNS)轉介來台治療。
17例海外緊急醫療,讓台灣享譽國際
三年內,台灣從事17例海外緊急醫療,治療成果躍上國際舞台。
更振奮醫療界的是,日本於2020年3月迎來利多消息,厚生省通過BNCT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5月也核准中子加速器為醫療器材。
這可是全球BNCT界的大事。日本將BNCT視為常規治療,代表對療效的肯定,連剛播完的日劇《派遣女醫X》第七季,也將BNCT編入劇情,還特別強調BNCT在肝癌的治療,顯見在日本是熱門醫療話題。
反觀台灣,卻陷在緊急醫療的困境中,至今無醫療院所有正式的BNCT編制,北榮團隊的成員也是義務幫忙。尤其,當他們看到很多國家正積極發展時,頗為憂心過去奠下的學術研究、臨床基礎,很快將被迎頭趕上。
陳一瑋再度翻開《新.台灣的主張》的自序,前總統李登輝六年前就提出「希望BNCT能夠引進台灣」的呼籲,可見是深具潛力的發展項目,期盼各界能積極投入資金、人力,從事各種癌症含硼藥物研發,讓台灣的BNCT成果持續傲視全球,甚至成為醫療界的護國神山。
何謂BNCT?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將含硼藥物輸液注射入人體,待癌細胞攝取後,經中子照射,含硼藥物會裂變產生二種具有高生物破壞能力的輻射粒子,精準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且健康細胞所受傷害極其輕微,可以復原。
走過30年,台灣BNCT發展大躍進
1992年: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型發展成BNCT醫療用途,並籌組研究團隊。
2000─2004年:清大原科中心主任開執中爭取到7000萬元經費,完成原子爐BNCT治療設施建置。
2007─2009年:清大校長陳文村聘周鳳英教授為原科中心主任,爭取到4000萬元經費,並與當時北榮副院長雷永耀合作,推動北榮為BNCT治療醫院,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北榮腫瘤醫學部(前身為癌病中心)、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
2010年4月:周鳳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輸注液,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
2010年8月11日:信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由北榮醫師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第一例頭頸癌BNCT臨床試驗治療。
2017年3月:北榮醫師陳一瑋努力促成BNCT做為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緊急醫療」,救治更多癌末患者。
2019年1月30日:澳洲總理陸克文透過外交管道,請求幫忙治療澳洲民眾。台灣開啟第一例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
2020年:清大原科院院長李敏、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積極籌資,規劃將原子爐轉型為合格醫療器材,以造福更多癌末病人。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妖魔化的清大原子爐,竟然成為癌末患者救命神器?圖/遠見雜誌提供
文/彭杏珠
台灣擁有世界級醫療水準,還掌握一項與日本並駕齊驅的抗癌技術——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它能為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帶來最後一線希望。多年來,一群台灣英雄焚膏繼晷,只為打通BNCT的關鍵環節,拯救更多人命。 當日本去年已將BNCT列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台灣卻深陷緊急醫療的困境中。BNCT對全球癌症的治療有多重要?相關單位還可以再做哪些努力?
台灣有個傲視全球的新興醫療技術,這個低調到不行的「世界之光」,帶給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最後一線希望。不僅被國際組織認證,還讓台灣成為全球唯二可從事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也是唯一用這個方法治癒惡性腦瘤病患的國家。
天時、地利、人和,促成台灣BNCT發展
近三年來,台灣的BNCT發展突飛猛進,與日本並駕齊驅。每天,台北榮總國際治療中心都會接獲數十通電話、求助郵件更如雪片般飛來,包括日本、澳洲、巴西、荷蘭、西班牙、新加坡等地,月前還接獲兩位俄羅斯病患的信件。
2021年12月24日早上7點,兩輛從北榮出發的救護車,一路鳴笛進入清華大學校園,直奔水池式反應器(俗稱原子爐)的BNCT中心而去。這天,北榮腫瘤醫學部放射治療科主治醫師陳一瑋正要為兩位台灣病人進行BNCT治療。
病人為何一定要到清大原子爐治療?
硼中子捕獲治療,顧名思義,就是用中子照射已吸收含硼藥物的腫瘤,誘發藥物中的硼分裂反應,以殺死癌細胞,對健康組織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治療的兩大關鍵,就是有效的中子來源,以及含硼藥物的標靶性。
清大BNCT中心研發顧問周鳳英說,「台灣BNCT有今天的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
清大原子爐轉醫療用途,BNCT治療現曙光
1992年反核聲浪逐漸高升,創造BNCT第一個天時的是,當初的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為醫療用途,整合核工系所及原科中心資源,成立BNCT研究團隊,並評估將全台唯一研究用原子爐,改建為BNCT治療設施。
好事多磨,直至2000年兼任原科中心主任的開執中終於爭取到國科會(現為科技部)7000萬預算,由核工所博士劉鴻鳴將原子爐改建成可進行BNCT的設施。
現任原科中心一等核能師、BNCT中心副主任的劉鴻鳴,站在原子爐參觀台上,往下指著一塊淡藍色設施說,這裡就是新增的中子照射室,從原子爐引出中子照射病人,旁邊印有BNCT圖案的屋頂,是病人打藥的準備區及休息室。
「設施是我蓋的,但我從不認為原子爐有一天可以進入臨床、醫治病人,」他甚至反問,「你想想,病人聽到原子爐的反應是什麼?原子爐並非醫療器材,到底是來治療,還是被當成實驗品?」
不僅他不看好,也根本沒人料想得到。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的開執中,30年前的一個決策,竟然可以將「被妖魔化」的原子爐,搖身一變,成了癌末患者的救命神器。
而這正是能否執行BNCT的重要關鍵,必須有足夠能量及通量的中子束才能穿透人體組織,對深層癌細胞提供有效照射。目前,全球用反應爐進行研究或臨床治療的少之又少,清大原子爐經國際專家驗證,中子射束的品質優異。
眾所皆知,台灣的核工人才傲視全球。1956年,清大於台灣復校,首設的單位就是原子科學研究所,當時的校長梅貽琦兩次赴美,決定向美國GA公司買核反應器,1961年4月正式運轉,開啟台灣原子能研究的扉頁。
參觀過原子爐的專家都很訝異,使用60年的設施仍保養良好,還擁有十幾位博士的研究團隊,更取得十幾張高級運轉員執照。「有這座原子爐與原科中心,台灣才有發展BNCT的地利,」清大核工所特聘教授、BNCT中心主任李敏說。
第二個創造天時的是,2007年擔任清大校長的陳文村,決定讓BNCT進入臨床,並爭取到4000萬預算,讓當時的原科中心主任周鳳英全力衝刺人體試驗。
台灣靠著地利,解決BNCT治療的第一個關鍵「中子照射室」,卻仍缺少第二個關鍵「含硼藥物」。
由於周鳳英長期與北榮合作,從事肝癌含硼藥物研究時,率先就想到時任北榮副院長的雷永耀,經討論後發現,雖然細胞及動物實驗證明,中子照射後,含硼藥物的肝癌細胞會被殺死、正常組織不受損,但因中子束射程有限,肝癌專家雷永耀認為,「肝位於腹部深處,腹部的肌肉及脂肪很厚,臨床治療恐不理想,考量不能再蹉跎下去,決議轉往頭頸癌治療。」
雷永耀責成當時的北榮癌病中心(現為腫瘤醫學部)主任顏上惠、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令瑋進行臨床試驗。
北榮、清大、信東,共組堅強團隊
台灣的BNCT,最終是在「人和」下完成的。1968年日本開始研究BNCT,頭頸癌成果顯著,在清大、北榮團隊努力下,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周鳳英代表)、北榮癌病中心(顏上惠代表)及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小野公二教授代表),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每年並針對BNCT各項領域深度探討。
周鳳英參閱文獻資料,提供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目前,信東是台灣BNCT臨床研究和實驗的唯一藥廠。
陳一瑋強調,「京都大學退休教授、現為大阪醫科大學BNCT治療中心主任的小野公二,將畢生所學無私分享,為台灣注入一甲子功力,我們才能在短短十年內,成為全球唯二的治療國家。」
2010年8月11日,由北榮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首例的頭頸癌BNCT治療。第一、第二例臨床試驗時,小野均親自到清大指導。
當時已升任台中榮總院長、現為中心綜合診所董事長雷永耀事後回憶,仍充滿讚嘆。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個病人的頭頸癌腫瘤,從外觀看非常明顯,紅紅亮亮一大顆,照射後變小變白,表面皺皺的,大家都很Exciting(興奮)。」
首例的頭頸癌治療成效振奮團隊,但囿於僅是臨床試驗,無法嘉惠更多病人。這個困境直到因緣巧合下,才由某重量級腦瘤患者敲開「緊急醫療」通道。後來,在陳一瑋積極努力下,衛福部於2017年3月,同意將BNCT當成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的緊急醫療。
緊急醫療案例從2017年至2021年底,共有188例,其中八成均由陳一瑋北榮團隊執行治療。加計臨床試驗,到今年元月20日,共進行241例的治療,堪稱台灣醫學界的創舉。
北榮神經放射線科主任張豐基分析BNCT的優勢,傳統放射治療跟化療就像B-52轟炸機,沒有目標,將二平方公里的好壞細胞全部消滅,並對周圍組織造成傷害;BNCT宛如導彈,透過影像、臨床整合定位,精準消滅被硼藥標記的癌細胞範圍,尤其對復發型頭頸癌療效顯著,更適合對付瀰漫性、不易手術的癌症。
原本被判「死刑」,BNCT翻轉他的人生
台灣在腦瘤方面的成就,更令人驚豔。傳統醫療對腦幹腫瘤完全束手無策,北榮團隊竟然可以給予致命一擊。有年輕患者的父親在離開陳一瑋的診間時,90度彎腰深深一鞠躬,表達對他治癒兒子的萬分謝意。
北榮神經外科醫師林俊甫補充說明,惡性腦瘤即便完成手術、放射,以及化療,仍會在極短時間內復發,平均餘命約一年左右。「腦瘤已成國際BNCT研究最多的項目,從臨床可見BNCT是優質標靶性腫瘤治療的新方向,堪稱是目前最精準的放射治療。」
有一位國小老師的惡性腦瘤超過5公分,化療後復發,經BNCT照射兩週內,腫瘤消失;還有來自國外的下咽癌病患,原已被宣判「死刑」,經治療後,癌細胞全被消滅,他的主治醫師根本不敢置信。
諸多成功案例受到國際BNCT領域專家矚目。李敏指出,台灣的醫療技術能力、累積的經驗,已達世界一流水準。日本岡山大學Kazuyo Igawa(井川和代)醫師到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報告BNCT治療經驗時,大量引用陳一瑋的數據,連日本名古屋大學、岡山大學及福井科大,都到清大參訪。
「台灣在短短幾年內,可以像變魔術般,進行240多例的治療,」連陳一瑋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信東生技董事長柯長崎直言,「台灣的BNCT就是奇蹟,帶給癌末患者重生機會。」尤其含硼藥物具有對人體毒性低、迅速從正常細胞和血液中代謝移除兩大特性,再結合中子照射,達到僅破壞腫瘤,而不傷害正常細胞的目的,是副作用極為輕微的療法。
含硼藥物就像糖果,吸引螞蟻(癌細胞)來吃,經中子照射後,螞蟻就會死掉,「日本廠商都主動找信東ODM含硼藥物,你就知道台灣的實力有多強了,」他建議政府應成立國家隊,積極發展。
前總統李登輝曾在書中關注BNCT發展
但,鮮少國人了解BNCT在台灣的進展,甚至連「日本通」的前總統李登輝都不知曉。2014年9月,他在家人陪同下赴日,目的就在了解最先進的癌症療法,當他到南東北醫院聽取簡報,被醫師告知「台灣早在進行BNCT治療」時,驚訝不已。
當年9月,甫從日本研習回國的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羅文良回憶,南東北醫院的朋友隨即分享拍攝的李總統照片。「證明台灣的治療深獲日本醫學界肯定。」
李總統還在2015年出版的《新.台灣的主張》自序中指出,台日死因排名第一都是癌症。很多人因為經濟因素,無法接受治療。「我就曾多次罹癌,徘徊於生死邊緣。我注意到日本的BNCT治療費用比較低,療效又好,很希望能夠引進台灣。」
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想不到2021年4月,竟有日本女孩經各種醫療仍復發後,在小野公二的推薦下,到清大接受治療,讓7公分大的腫瘤縮小了八成,頸部壓迫大幅改善,可以開心上學。
2021年5月底,她追蹤檢查時,有些微復發跡象,醫療團隊建議第二次照射,讓效果更好,卻遇上台灣疫情爆發,在外交體系協助下,女孩得以於9月17日到清大接受第二次照射,現已恢復正常生活。2022年元旦,女孩的父親還跟陳一瑋感謝報平安。
光是2021年,陳一瑋團隊就做了34個腦瘤病例。
為何連日本人都來台治療?因為日本僅核准BNCT頭頸癌治療,因此難以治癒的惡性腦瘤患者,只能向台灣求助。
但其實,首次成功申請緊急醫療的國外案例,是一位澳洲病患,他到日本做各種治療都失敗後,被轉介來台,當時的澳洲總理陸克文特別透過外交管道,懇求協助,2019年元月30日,陳一瑋團隊快速幫他治療,癒後情況良好,台灣從此開啟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的服務。
還有西班牙骨科醫師的法官太太,則是透過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盟(WFNS)轉介來台治療。
17例海外緊急醫療,讓台灣享譽國際
三年內,台灣從事17例海外緊急醫療,治療成果躍上國際舞台。
更振奮醫療界的是,日本於2020年3月迎來利多消息,厚生省通過BNCT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5月也核准中子加速器為醫療器材。
這可是全球BNCT界的大事。日本將BNCT視為常規治療,代表對療效的肯定,連剛播完的日劇《派遣女醫X》第七季,也將BNCT編入劇情,還特別強調BNCT在肝癌的治療,顯見在日本是熱門醫療話題。
反觀台灣,卻陷在緊急醫療的困境中,至今無醫療院所有正式的BNCT編制,北榮團隊的成員也是義務幫忙。尤其,當他們看到很多國家正積極發展時,頗為憂心過去奠下的學術研究、臨床基礎,很快將被迎頭趕上。
陳一瑋再度翻開《新.台灣的主張》的自序,前總統李登輝六年前就提出「希望BNCT能夠引進台灣」的呼籲,可見是深具潛力的發展項目,期盼各界能積極投入資金、人力,從事各種癌症含硼藥物研發,讓台灣的BNCT成果持續傲視全球,甚至成為醫療界的護國神山。
何謂BNCT?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將含硼藥物輸液注射入人體,待癌細胞攝取後,經中子照射,含硼藥物會裂變產生二種具有高生物破壞能力的輻射粒子,精準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且健康細胞所受傷害極其輕微,可以復原。
走過30年,台灣BNCT發展大躍進
1992年:清大反應器組組長開執中決定將原子爐轉型發展成BNCT醫療用途,並籌組研究團隊。
2000─2004年:清大原科中心主任開執中爭取到7000萬元經費,完成原子爐BNCT治療設施建置。
2007─2009年:清大校長陳文村聘周鳳英教授為原科中心主任,爭取到4000萬元經費,並與當時北榮副院長雷永耀合作,推動北榮為BNCT治療醫院,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2010年3月:清大原科中心、北榮腫瘤醫學部(前身為癌病中心)、京都大學粒子放射腫瘤研究中心,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
2010年4月:周鳳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配方給信東生技,在台成功配製輸注液,組成「北榮、清大、信東」缺一不可的合作團隊。
2010年8月11日:信東提供BPA含硼輸注液製劑,由北榮醫師王令瑋團隊執行台灣第一例頭頸癌BNCT臨床試驗治療。
2017年3月:北榮醫師陳一瑋努力促成BNCT做為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緊急醫療」,救治更多癌末患者。
2019年1月30日:澳洲總理陸克文透過外交管道,請求幫忙治療澳洲民眾。台灣開啟第一例國外病患BNCT緊急醫療。
2020年:清大原科院院長李敏、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積極籌資,規劃將原子爐轉型為合格醫療器材,以造福更多癌末病人。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2023年1月26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