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南加州台灣生技研討會將在洛杉磯分校舉行




發稿時間:2018/06/20 11:50最新更新:2018/06/20 11:50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洛杉磯19日專電)由聖地牙哥非營利組織南加台灣生物科技協會主辦,中華民國科技部贊助的第2屆南加州台灣生技研討會,定7月7日至8日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舉行。

南加台灣生物科技協會會長王琳雅說,這次科技研討會主題是「從實驗室到商業化,從東岸到西岸」,並感謝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的支持。

駐洛杉磯辦事處科技組組長張揚展表示,加州大學系統的生醫類別專利數居全球第一,聖地牙哥更是全球生技重鎮,也是「基因體之都」。

他說,橘郡的醫材產業全球聞名,洛杉磯則是生物醫學研究重鎮,南加生技產業發展蓬勃。在南加州從事生物技術工作的台灣人眾多,也有許多生物科技新創公司,舉辦這項研討會的目的在促進產學及台美兩地生技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研討會特別邀請台灣的工研院與生醫業界的業者,還有邀請生物科技人才交流平台BioGroup參與。

王琳雅表示,將實驗室的發現及結果商品化非常具有挑戰性,因此這屆連續兩天的會議中,分別以「生物技術領域的女性、轉譯研究、創業家、產業界的前輩、生物技術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趨勢、生涯發展」等子題,進行演講及座談。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朱文祥屆時也將出席研討會並致詞。

台灣生物科技協會在全球已陸續成立分會,包括波士頓、休士頓、芝加哥、舊金山及南加州等。南加州分會2017年成立,並首度在聖地牙哥舉辦研討會,約有300多名專業人士參加。(編輯:陳惠珍)1070620


大學城私募投資基金--聯合大健康產業生醫綜合園區



大學城私募投資基金--聯合大健康產業生醫綜合園區
韓正 台灣「兒科神藥」匹多莫德被要求啓動有效性試驗

習近平的低 成 本 零 碳 經 濟

2018 台灣生技傑出獎

巴黎氣候協議簽署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

旅遊業碳足跡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8%循環經濟:能資源整合循環新趨勢
減少碳足跡 可以這樣做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新竹生醫園區擴建 蔡英文:已有廠商排隊




2018年02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 彭媁琳、龍益雲/綜合報導




總統蔡英文昨(12)日出席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第二生技大樓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時表示,現在已經有企業排隊要進駐生醫園區第二生技大樓,希望以後可以容納更多單位、創造更多生醫產業研發能量。

第二生技大樓興建金額約28.5億元,預估可創造103億元投資效益,以及超過1,000個就業機會。未來新竹生醫園區可望結合醫院、大學、工研院、國衛院、農科院等研究機構,讓台灣新藥、醫材以及智慧醫療產業,挑戰下一個高峰。

竹科官員指出,生醫園區研發大樓和生技大樓已經滿租,因此啟動第二生技大樓工程,預計興建地上12層、地下3層,總面積8萬4,707平方公尺,共有6,000坪可供出租,規畫成100坪、200坪、300坪等不同大小,共60個單元,預計2020年中可使用。

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指出,已經有4家廠商申請進駐第二生技大樓,包括台籍華人在美國創辦的生物試劑公司百進生技,另超過10家廠商也有進駐意願。

蔡英文致詞時指出,10幾年前新竹生醫園區規畫時,當地還是一片荒涼,還有人認為會變成蚊子館,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經過前兩任政府規畫與建設,加上這兩年加速推動,逐步把生醫園區建設起來。

蔡英文說,為了推動產業創新,政府打造「生技醫藥研發產業聚落」串聯台北市南港、竹科、中科及南科4大聚落,運用各個聚落研發能量及產業特色,從新藥研發、特色醫療、微創醫材與高齡照護等布局及分工,讓生醫產業有更多元、更強勁的發展。

她指出,新竹生醫園區生技大樓和研發中心大樓都已租出去,這個地方這麼搶手,表示台灣生醫產業正在強勁成長,第二生技大樓開工後,可以容納更多企業、創造更多研發能量。

蔡英文強調:「現在已經有企業,開始排隊了。」新竹生醫園區是5+2創新產業方案中很重要的生醫聚落,且距離台北、台中都只有1小時的車程,連結桃竹苗產業和生活圈,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另外,蔡英文也希望持續提升留才和育才環境,媒合資金、優化法規,打造完整產業創新生態系,以國家隊方式支持潛力廠商,連結國際通路,爭取更多的外銷訂單。

據竹科統計,第一棟生技大樓啟用迄今核准47家廠商進駐,年營收逾2億元,創造近千個就業機會,可出租廠房74單位早已滿租,土地出租率達到82.24%,顯見生醫園區蓬勃發展。

(工商時報)

大學城私募投資基金項目--聯合大健康產業生醫綜合園區




大學城私募投資基金--聯合大健康產業生醫綜合園區
創科署生物科技總監彭慧冰﹕港研究迎開花期 盼更多企業投資

大學城私募投資基金--聯合大健康產業生醫綜合園區

韓正 台灣「兒科神藥」匹多莫德被要求啓動有效性試驗

習近平的低 成 本 零 碳 經 濟

2018 台灣生技傑出獎

巴黎氣候協議簽署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

旅遊業碳足跡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8%循環經濟:能資源整合循環新趨勢

減少碳足跡 可以這樣做

創科署生物科技總監彭慧冰﹕港研究迎開花期 盼更多企業投資







【明報專訊】啤酒、豉油、洗衣粉和藥物,這些事物都可落入生物科技的範疇。港府近年大力發展創科,生物科技正是重點之一,其涵蓋層面寬廣,可同時與農業、化工業、醫療等行業掛鈎。其實,香港生物科技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至今近40年,一些日常生活的產品其實也是源於生物科技研究,未來5天,本報從政府、科研人員和商業社會生存等角度,讓讀者更認識香港的生物科技發展。


皮薄、肥膏少,予人感覺健康的「嘉美雞」由本地繁殖,是不少產後媽媽的補品之一。「嘉美雞是早期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的生物科技項目,現今技術水平進步許多,已在研究幹細胞了。」創新科技署生物科技總監彭慧冰16年前由業界跳進政府,統籌香港的生物科技發展,她認為香港的生物科技研究不少已踏入中試(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及 臨牀試驗階段,但礙於市場有限,難以吸引投資者,盼未來能有更多企業投資領導發展;而財政預算案提出建設的醫療科技創新平台,最快於2019年在科學園成立,料首階段有56間科研機構落戶,冀平台為業界引進國際網絡,擴闊市場。

明報記者 林穎茵

醫療科技是香港發展重點


政府預留了合共600億元支援創科,其中生物科技是四大重點發展範疇之一。「生物科技最大的用途在醫藥上,包括中西藥、醫療器械、治療前的診斷方法、治療方案等,我們稱之為醫療科技(Health Tech),是香港發展的重點。」彭慧冰表示,香港過去已培育一批在醫療科技上有卓越成就的科學家,加上香港社會出現人口老化,對相關科研應用有需求,而香港早年的電子工業發展成熟,不少已轉型做醫療設備,具備先天條件發展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發展主要有4個階段,包括在實驗室發現新生物分子的上游研究;然後到生產足夠的生物量,作為醫學研究工具或臨牀研究主要藥用成分的中試;到下游時要做臨牀研究,完成後還要獲得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監管機構認證才可推出市場。

鼓勵院校研究商品化 40生物科技初創成立


彭慧冰表示,她上任生物科技總監初期發現香港不論基建、資金、大環境都有不足,即使署方大力鼓勵院校做上游技術轉移亦相當困難(見另稿),因而推出多項資助計劃,「1999年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基金主要資助早期及上游研究,因這階段長且難有投資者,10多年過去,現在中下游及臨牀試驗都有資助」。署方於2014年亦推出「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鼓勵院校將其研究商品化,至今有近40間生物科技初創企業成立。生物科技初創企業其後亦可加入科技園的「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接受商業培訓。

科學園成立新平台 首階段56機構落戶


目前香港不少上游研究已踏入中試及臨牀試驗階段,因此政府於4年前撥款8000萬,配合本地兩所大學的醫學院成立兩個一期臨牀研究中心,而今年預留的資金亦將用於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包括為國際科研機構提供財政資助,合作做更多中下游研發項目,以及設立動物實驗室、獲GMP認證的中試生產基地等。醫療科技創新平台最快於明年在科學園成立,料首階段有56間科研機構落戶,彭慧冰說計劃公布後反應踴躍,有不少外國大學及科研機構向署方了解,她期望平台吸引更多外國專才到港,為業界引進國際網絡。


港公司應多與國內外機構合作擴市場


近年社會上有關創科的討論增多,彭慧冰相信,外圍環境活躍有利生物科技發展,但單靠政府資助不足以令市場蓬勃,因香港市場細,發展有限,需要與企業配合才能加快擴展規模,「科技發達國家,如歐美、韓國,他們的企業投資遠多於政府。政府要走程序,不及企業投資有效率」,她認為香港的生物科技公司應多與國內外的機構合作,擴闊市場。

大學城私募基金-聯合大健康產業生醫綜合園區項目投資



來源:
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B5%E7%A7%91%E7%B7%9A/web_tc/article/20180605/special/1528137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