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武漢肺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武漢肺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中國掀搶藥之亂!台灣生技股帶量噴出還能進場?專家:小心別搶錯產品

三立新聞網
2022年12月14日 週三 下午5:05



中國動態清零政急轉彎,先前極端封控手段逐漸鬆綁,民眾擔憂染疫風險,瘋搶快篩試劑、止咳、化痰、退燒藥等家庭備藥,引發「搶藥之亂」,也讓台灣生技股應聲大漲,但今(14)日卻出現震盪,讓許多股民都在問生技股現在還能進場嗎?對此,永誠國際投顧分析師劉良梅進行分析。

劉良梅表示,中國長期實施清零政策,近期開始放寬防疫封控,中國國內專家分析未來可能會面臨大規模感染,有80%的國人至少會確診一次,人民自保下,中國有14億人口,民眾瘋搶退燒藥,導致藥物供不應求,在中國、香港藥局,感冒藥、退燒藥、快篩試劑等被搶購一空,也開始有大陸居民委由台灣友人在藥局購買寄送藥物到中國去,預期對藥品的需求大增,帶動許多近期生技股連日飆漲,但強烈建議投資人必須留意相關投資風險。

劉良梅提到,台灣疫情防控在今年4月以前,也是追求清零目標,但今年3月邊境檢疫天數由14天縮短為10天,雖然10天的隔離,極大部分民眾的病毒量已經極低,但仍會存在漏網之魚,已經無法達到完全清零的目標,因此台灣在4月以後,策略改為「類共存」,即在清零和共存中的一個中間地帶,並且4/12開始開放民眾自行快篩,不必一定要到醫院作PCR,也造成確診人數快速增加,快篩試劑大缺貨,民眾開始大量囤藥品,造成當時台灣退燒藥、止痛藥大缺貨,也帶動相關製藥生技股大漲。

受到缺藥的題材激勵,舉中化來說,4/18-4/22大漲28%,但見高點後,不到1個月即回到原點。因此,中國12/7在「防疫優化二十條」的基礎上公布「新十條」,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等政策,其實上述政策,就像台灣4月當時的狀況,因此,會缺貨多久,什麼會缺貨,都會是短期現象,而像北京市12/12就快速投放2500萬劑的快篩試劑, 因此,投資人就算搶短生技題材,除了手腳要快,但也別搶錯產品,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news/中國掀搶藥之亂-生技股帶量噴出還能進場-專家-小心別搶錯產品-090522084.html

2022年9月6日 星期二

BTC登場》 沈榮津:生醫+數位醫療將成兆元產業

 2022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於今(5)日登場,今年會議以「生醫智慧 健康零距離」為主軸,透過生醫並聯智慧科技聚焦生醫韌性家園、BioData生態系、Bio-ICT契機三大面向,展開「生醫韌性家園願景與布局」、「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三大議題的引言及交流討論,提示我國生醫產業發展重點與策略方向。


翻拍至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致詞時表示,生醫產業是臺灣的戰略產業,也是未來的兆元產業。蔡英文總統非常重視生醫產業,5+2創新或者是六大核心戰略的產業中,生醫產業都是最關鍵的發展專案。2017年起到現在政府投入400億的經費來完善生態系,整合生醫的產業記錄,也健全法治環境,以加速生醫產業與數位醫療的發展,營業額也逐年成長,從2016年的4,700億成長到2021年突破7,000億,相信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的精準健康,未來的兆元產值逐日可待。

近年來,在5+2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與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的政策推進下,行政院結合跨部會資源,持續建構資料應用架構,落實場域驗證與臨床實證,推動智慧醫療服務和解決方案,強化疫病及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能量,提高創新生物自主開發與製造力;也藉由法規革新加速新興醫療產業發展,例如:去(2021)年底修正公布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除持續提供各項優惠外,更明文納入再生、精準與數位醫療,及受託開發製造(CDMO)等新興領域。

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引言也以精準健康打造關鍵能力,建立韌性家園為願景;特別邀請中研院院士翁啟惠、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等專家,前瞻洞察後疫情時代發展利基,及智慧醫療經營模式和生態系統。另邀請中研院副院長劉扶東、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台灣總經理余文慧等人,探討大數據趨勢下的資料加值路徑與生物融合的影響力;以及全心醫藥生技總裁周慧泉、北極星藥業董事長陳鴻文等產業代表,從國際視野、資通訊思維看生醫創新創業,進而拓展出臺灣創造的新格局。

疫情衝擊全球突顯生醫產業的重要性,也帶動數位或AI技術被大量應用,零接觸經濟興起,供應鏈卡位及在地化之布局。為促使政策扣合產業發展需求,藉由BTC會議建立產業和政府的對話平台,吸納委員建議與專家見解,加速科技創新及產業升級,使臺灣生醫更具優勢、更有韌性,並回歸人本價值,成為支撐全球健康的新力量。

行政院為加強生技產業發展藍圖之規劃,並強化政策與資源統籌功能,特於2005年成立具國家政策位階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 (Bio Taiwan Committee, BTC)」,並逐年召開會議,針對國內生技產業發展,提出策略方向建議。BTC會議定位係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策略做整體的評估與建議,兼具產業政策溝通宣誓及施政規劃依據之功能;其重點任務為國家生技產業政策及發展願景之建議及諮詢、評估建議適合臺灣發展的重要方向,以及檢視建議生技相關投資策略及優先順序。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4119926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只需3分鐘 矽基半導體生醫晶片 著高準確新冠檢測

成員多半來自中研院量子電子元件實驗室團隊的矽基,掌握了半導體晶片設計製作、自動化系統整合、生物探針分子表現修飾等技術核心,研發出半導體生醫晶片與微量生醫分子檢測儀·其中一個例子是已取得TFDA/EUA核的「新冠病毒快速測晶片」,上面有上萬個檢測點,對電荷具極高

的靈敏度,在Ct值35以的檢體可達陽性一致率100%,測只需3分鐘,大幅提升早期快速檢測量能...

根據統計,前全球生物檢測的市場預估在2027年會達760億美元。而現行的檢測技術,除前作業繁瑣,檢測結果也容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為大幅降低人為操作及環境干擾所造成的檢測誤

差,矽基分子電測科技整合本身半導體與分子檢測技術,研發出以「矽」場應電晶體(MOSFET)為「基」礎的生檢測平台,透過場應電晶體的高靈敏度,僅需微量待測分子,3分鐘即可產出準確率達95%的檢驗結果。該台具備與PCR的特色,可大幅提升早期快速檢測量能,達成高效、高敏、高廣度的檢測。

半導體生醫晶片檢測快篩 3分鐘即可產出媲美PCR脂檢測結果


成員多來自中研院物理所量子電子元件實驗室研究團隊的矽基,充分掌握半導體生醫晶片設计製

作、自動化系統整合、生物探針分子表面飾等技術核心,研發出擁有高靈敏度的生醫檢測平台,

其中包括了半導體生醫晶片與微量生醫分子檢測儀。



*矽基的團隊成員皆來自中研院物理所量子電子元件實驗室,因此對半導體與生物探針等技術

整合相當有心得。(照片來源:矽基分子電測)



當談到到產品技術原理時,緒家容執行長以COVID-19檢測做為例子。基已取得TDA/EUA 核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對電荷具極高的靈度,一個晶片上面有上萬個檢測點,放入可自動讀取分子間微小電訊號變化的高靈敏度電訊號檢測設備一微量生分子檢測儀後,透過擁有專利的表面處理技術,晶片自動校正,降低偽性的風險,電訊也會隨晶片與待測分子應改變。因此可在病毒量相當低時就能檢測出來,以利後續治療與因應。

*圖為矽基最新開發出的生醫半導體晶片。(照片來源:生策會)



台灣生技 品牌授權商 在此 謹祝 事事順心    廣告

她也提到,一般介於Ct值30~35的PCR可能存在偽陽或偽陰性的風險,但基的平台在Ct值35以下

的檢體可達陽性一致率100,只需3分鐘,是提升早期速檢測能量的最佳解決方案。


產品已開始量產計畫  矽基將推客製化檢測晶片服務


目前矽基的半導體生醫晶片與微量生分子檢測儀皆已進行量產。家容也提到,新冠檢測只是其中一個應用,透過不同探針的設計,該平台可進一步延伸至癌症與微生物等相關檢測,未來也計畫結合ICT與AI等功能,提供整合性更高的服務與平台,並藉檢測模組的與設備的開發,幫助檢測試劑製造商完成產品的開發。

資料來源:生策會  https://innoaward.taiwan-healthcare.org/advance_detail.php?REFDOCTYPID=0lmxluatpgjqd6bo&REFDOCID=0rgcmqfo703e3fd4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2022亞洲生技大展開幕 總統盼台灣成精準醫療的領導者

 


蔡總統今(28)日以錄影方式為「BIO Asia-Taiwan 2022」亞洲生技大展開幕典禮致詞,她指出,生物科技是公共衛生及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政府將醫療科技及精準健康列為長期發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目標是讓台灣成為精準醫療和數位公共衛生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她也期盼透過持續培育人才,推動更多國際合作及投資,再造台灣生技產業高峰,改善各地生活。


蔡總統以英文致詞,全文內容如下:


首先,誠摯歡迎各位參加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暨生技大展。在此也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為籌辦本次活動的辛勞付出。


自2019年以來,亞洲生技大會為臺灣提供了一個深化國際交流、鼓勵創新,並凸顯台灣卓越生物技術的重要平臺。出席者來自世界各地,亞洲生技大會已發展成為生技界最大的展覽之一。我想藉此機會,恭喜所有參與者達成這個重大成就。


今年大會的主題為「串接亞洲價值鏈」,這說明了台灣生技領域日益提升的國際競爭力,我們運用資通訊專業技術開創新局,並在此價值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生物科技是公共衛生及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2020年,我國政府將醫療科技及精準健康列為長期發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在此計劃下,我們的目標是讓台灣成為精準醫療和數位公共衛生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結合我國世界級的醫療服務和技術專長,台灣生技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將會更為提高。


近期的成長顯示生技產業前景看好。2021年,台灣生技公司的營業額超過新台幣7,000億,較前一年成長近10%。事實上,在疫情大流行的這兩年多期間,我國生技產業的靈活度與研發能力,一直是我們社會及經濟韌性的關鍵驅動力。從設備製造到透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掌控疫情,以及疫苗研發等,台灣展現了生技創新的能力,並為全球公共衛生因應 COVID-19疫情做出貢獻。


台灣生技 品牌授權商 在此 祝您 事事順心  廣告

疫情凸顯台灣生技產業的戰略重要性,政府正採取相關措施促進產業發展,我們建立國家資料庫以進行生醫大數據分析,並鼓勵生物藥劑生產;也修正法規以推動細胞療法及遠距醫療,並立法指引再生醫療的發展,同時成立基金以支援相關研究;也鼓勵培養生技人才,並協助國內公司在數位療法及智慧醫材等新興領域掌握商機。


透過精準醫學和診斷服務的跨域合作,我們將使台灣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特別在疫情爆發後,我親眼看到醫療機構所做的工作,將資通訊科技與醫療結合,有助提供更好的照護並拯救生命。透過持續培育人才,推動更多國際合作及投資,將可再造生技產業高峰,並改善各地生活。


最後,再次歡迎各位參與亞洲生技大會與生技大展,祝福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494078

7/28臺比(比利時)生技暨智慧醫療交流論壇





今年7/28-3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的亞洲生技大會,比利時台北辦事處及瓦隆尼亞外貿投資總署(Wallonia Export-Investment Agency, AWEX)將帶領四家比利時生技醫療公司參展,位於二館4樓的攤位R923(比利時國家館)

展出公司包括
- IBA全球質子治療機覆蓋率最高的品牌, 今年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及承業生醫合作將於本年度正式提供台灣癌症患者全球頂尖質子醫療proton therapy治療服務
- Monde Sélection 世界歷史最悠久的消費品/保養及保健食品評鑑(盛澤國際代理)
- Ovizio Imaging Systems 免採樣AI即時細胞影像分析系統(世翔國際代理)
- Volition癌症篩檢診斷- 目前已經與台大醫院合作早期診斷大腸癌臨床試驗(與奈捷生技合作)
其中三家先進比利時生技及醫療技術將於7/28(四)下午2點與國立陽交大產業加速器IAPS合辦一場“臺比生技暨智慧醫療交流論壇”現場簡報介紹他們的技術。活動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支持。

▎ 2022亞洲生技大會比利時國家館
 展覽時間: 2022.7.28-7-31
 展覽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 攤位R923
▎ 2022臺比(利時)生技暨智慧醫療交流論壇
 時間: 2022.7.28 14:00-16:30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 703會議室

誠摯邀請參加【7/28臺比(比利時)生技暨智慧醫療交流論壇】
後疫情時代,生技與智慧醫療發展已成為全球重視的領域,配合2022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於本年7月28日至31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舉行陽明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中心與比利時台北辦事處瓦隆尼亞經貿組於7月28日展會期間將共同辦理「臺比(利時)生技暨智慧醫療交流論壇」,並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合作伙伴。

本次交流經由臺比雙方專家及業者介紹目前生技及醫療領域之技術合作、科技應用及相關國際合作計畫,內容精彩可期!

資料來源:經濟部 https://www.biopharm.org.tw/en/advertise/569-%E8%87%BA%E6%AF%94%EF%BC%88%E6%AF%94%E5%88%A9%E6%99%82%EF%BC%89%E7%94%9F%E6%8A%80%E6%9A%A8%E6%99%BA%E6%85%A7%E9%86%AB%E7%99%82%E4%BA%A4%E6%B5%81%E8%AB%96%E5%A3%87-07-28.html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2022 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 14家機構及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今(21)日宣佈「2022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14家機構及產品技術獎得主。「產業金質獎」獲獎名單為中化合成生技、列特博生技、晨暉生技、中華海洋生技。「潛力標竿獎」為祥翊製藥、台新藥、偉喬生醫、利統、地天泰農業生技。


台灣生技 品牌授權商 謹祝 事事順心  廣告


 



「產業創新獎」由藥華醫藥「百斯瑞明」、宇康生科「可調式創新咽喉植入物- APrevent VOIS」、明達醫學「全自動可攜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機」、葡萄王生技「富含猴頭素A猴頭菇菌絲體」及興農「生物農藥用光桿菌0805-P2R菌株」獲選。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藥品的供應鏈和市場皆受到影響,台灣生技產業仍站穩腳步、迅速因應,開拓新格局並大步邁入全球市場,展現絕佳動能。今年得獎名單除了防疫抗疫題材,更包括新藥研發、特用藥品、CDMO、創新醫材、AI醫材、綠色農漁業、循環經濟、健康食品等等,展現產業多元發展及研發能量。


獎章委員會召集人、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指出,傑出生技產業獎希望能表揚績效卓越及深具潛力的生技公司或學研機構,由獎章委員會召集15位國內產官學研專家學者成立評審團,依個別獎項之重點標準進行評審與討論,歷經嚴謹的評選過程,最終共14家機構及產品技術脫穎而出。獲獎廠商將於下周即將登場之「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活動中,由政府首長頒獎,公開表揚;大會並於議程中安排實體及線上之公司展望說明會Taiwan BIO Awards專場,期藉由盛大國際展會平台,分享其成功經驗、創新技術等,擴大優秀企業之國際曝光度,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台灣生技 品牌授權商 謹祝 萬事如意    廣告


獲選今年「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包括:「藥品/細胞治療類組」-中化合成生技,台灣第一家通過美國FDA GMP查廠之原料藥廠,多次通過歐、美、日官方查廠,研發超過30種原料藥品,為國際學名藥廠首選供應商之一。「檢測/醫材類組」-列特博生技,原為諾貝爾生物之自動核酸部門,2019年正式成立後,營收呈倍數快速成長,約有國內四成新冠核酸檢測的市占率。


「生技農業/食品/醫美類組」-晨暉生技,具高優質乳酸菌及紅麴菌株培養技術,積極投入研發,以紮實臨床實證支持產品功效,紅麴菌株更獲美國FDA新膳食成分(NDI)認證。「生技農業/食品/醫美類組」-中華海洋生技,致力於海洋性健康食品之研究,積極推動小分子褐藻醣膠研究及應用,在基礎及臨床研究上證實對癌症輔療成效,近年營收穩健,並積極投入社會公益及綠色養殖。


榮獲『潛力標竿獎』為五家極具研發能力及未來發展潛力公司,包括「藥品/細胞治療類組」-祥翊製藥,以垂直整合高門檻技術的原料藥與製劑為核心,聚焦特用藥物(Specialty Pharmaceuticals)之研究、開發、量產、藥證申報及產品行銷,為具國際競爭力之整合型特殊學名藥公司。


「藥品/細胞治療類組」-台新藥,藉由專屬之APNT奈米化技術,及與台耀、台康策略聯盟研發能量,專注於臨床階段之眼科、腫瘤科及抗感染等新藥開發,其奈米化眼藥製製將於2022年完成臨床三期,已具中國市場授權實績。


「檢測/醫材類組」-偉喬生醫,致力於抗體、蛋白、檢測試劑及抗體藥物前期開發,提供穩定高品質之生物性原料、檢驗試劑及一站式客製化服務。「生技農業/食品/醫美類組」-利統,以功能性食品、畜牧及農業生技為範疇,擁有多項關鍵技術平台,具新興產品研發能量,專利佈局良好,所開發數種具醫療保健功能之保健食品,已獲相當的市場回饋及營收。


「生技農業/食品/醫美類組」-地天泰農業生技,該公司擁有的全球首創TTT標靶酵素,結合設備能快速在3小時內將有機廢棄物轉化成有機質肥料,其擁有15項專利,現階段銷售市場已分布於台灣、中國及東南亞。研發團隊具備核心競爭利基。


『年度產業創新獎』共有五項產品/技術獲選,包括藥華醫藥的「百斯瑞明」,宇康生科的「可調式創新咽喉植入物- APrevent® VOIS」,明達醫學的 「全自動可攜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機」,葡萄王的「富含猴頭素A猴頭菇菌絲體」,以及興農公司「生物農藥用光桿菌0805-P2R菌株及其發酵量產與應用技術」。

生技產業農業生技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478669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國內首家生技創投鑽石生技登錄興櫃,如何「十年磨一劍」孵育2家獨角獸?

 

台灣第一家生技創投鑽石生技將登錄興櫃,鎖定早、中期具國際競爭力的投資標的,歷經十年的磨練打底,
即將進入資本市場,以投資孵育更多的生技獨角獸。

「十年磨一劍,生技是台灣下一個經濟命脈。」台灣永續型生技創投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堅定說。鑽石生技為台灣少數真正能投資、輔導早期生技領域新創,終於在創立第十年進入資本市場,預計25日登錄興櫃,每股參考價為35元,明年將申請上市。


首家永續型創投,扶植旗艦型生技


21日鑽石生技舉行興櫃前法說會,現場人山人海。這是金管會在2016年2月通過開放大型永續型創投上市以來,第一家登錄興櫃的「永續型生技創投」。


不同於一般創投有7至10年的經營期限,鑽石生技在2013年成立時,就定位是永續型創投公司,看中生技業的技術研發週期長、風險大,需要花長期間扶植。


台灣生技  在此  祝您  事事順心 平安喜樂             廣告

路孔明表示,生技產業不受景氣影響,甚至是景氣越壞,賣藥大賺,因此鑽石生技目標成為「生技旗艦創造者」,希望孵育多家生技獨角獸,「鑽石投資的是九死一生的行業,做生技產業心臟要很大一顆;不求穩定,而是需要爆發性獲利。」

鑽石生技自2013年創立至今,定位是永續型創投,目前轉投資項目共10家生技公司。


鎖定早、中期的公司,新藥投資為大宗


鑽石生技由中天生技集團發起成立,公司成立時結合富邦金控、台新金控及潤泰集團的支持。路孔明特別點名感謝4位企業大佬,從初期就一直支持到現在。包含富邦媒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潤泰集團創辦人尹衍樑。

鑽石生技鎖定全球早、中期具國際競爭力的投資標的,主要範疇涵蓋新藥研發、高階醫療器材、創新醫療服務科技或模式、醫療通路、農業生技等。


目前轉投資項目共10家生技公司,新藥投資占60%、醫療器材占20%、其他(細胞治療與農業生技)占20%。其中兩家公司合一生技、醣基生醫市值已超過十億美元晉升獨角獸,投資邁入開花結果收割期。欣耀生醫即將興櫃轉上櫃,永生細胞與地天泰農業生技也有機會在明後年進入資本市場。海外投資方面,以色列EyeYon Medical預計2024年取得美國FDA人工眼角膜上市許可。

展望未來,投資標的將瞄準細胞治療與核酸藥物兩大領域。



看好細胞治療、核酸藥物發展


被問到怎麼尋找投資標的,路孔明表示,有50%看人格特質,像是誠信、專業、勤奮;另外50%看專利,該技術是否可以跟國際競爭。

鑽石生技提供新創的協助是從實驗室到市場,並結合新藥研發與顧問團隊,此外還會「友善退場」。當企業已經到成熟期、不會再成長時才會退場,並不會輕易賣掉股票。

從營運表現來看,2021年營收30.63億元,稅前盈餘29.6億元,每股盈餘4.5元,已連兩年交出近半個資本額的獲利成績單。展望未來,投資標的將瞄準細胞治療與核酸藥物兩大領域,目標是孵育出生技獨角獸。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0772/diamondbiofund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藥華藥苦熬 16 年,如何靠一顆藥讓市值漲 80%?創辦人曝「忍辱負重」

全球金融市場猛跌,對比去年 6 月底,台股至今下修幅度超過 16%,但同期台灣生技產業市值卻逆勢向上增加 7% 左右,即使疫情對類股助漲效應逐漸淡去,但以 6 月底看,產業市值仍達 1.39 兆元,改寫新高,「新藥類股」就占超過 6,700 億元半壁江山。



新藥,終究是台灣生技產業最吃重、不能輕忽的要角。尤其今年國內生技業最多話題,同時也有不少爭議個股,就是新藥公司,藥華醫藥(簡稱藥華藥)。


「他們打敗了羅氏大藥廠,真的算了不起。」純粹就新藥目前取得的成績而言,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對藥華藥給了這評價,原因在藥華藥切入市場,過去是羅氏、默克兩家大廠寡占的地盤,如今靠著新藥取得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藥證,正式成為兩家國際藥廠的競爭者。


想搞懂一顆新藥從研發到取證的漫長過程,就必須搞懂藥華藥,以及這顆讓公司今年市值猛增80%的藥品:百斯瑞明(P1101)。


去年11月13日,藥華藥取得FDA核准,「百斯瑞明」將在美國上市,公司股價隨即噴發。「忍辱負重啊……」回顧新藥從開發到取得藥證的漫長過程,藥華藥創辦人、現任執行長林國鐘用這4字當注解。


「百斯瑞明」是所謂「長效型干擾素」,對應的疾病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的罕見血液疾病。


林國鐘看到的不只藥效優勢,更是羅氏、默克兩家國際大藥廠,光干擾素就有一年30億美元銷售額。幾乎無人挑戰的領域,讓林國鐘決定找上國發基金、經濟部、中鼎工程等投資者,2000年成立藥華藥,並於2003年正式營運。


聊起過往,林國鐘很有感觸,從2003年到2019年取得首張藥證,也就是歐盟EMA(歐洲藥品管理局)上市核准,「低頭進行研發與臨床試驗,整整花了16年。」


藥華藥2009年與國際藥廠AOP Orphan(AOP)合作,由AOP進行臨床試驗並給予歐洲銷售授權。但卻是這合作讓藥華藥的新藥研發路變得崎嶇難行。


關鍵在藥華藥急著要在臨床試驗到一個階段後,立刻將臨床數據交付FDA審查討論,然而AOP資料提供卻顯得消極,讓藥華藥直到2017年才將資料送至FDA,為此藥華藥發信給AOP,要求對方違約合約應自動解除;隔年AOP向國際商會提出仲裁,2020年國際仲裁院一度做出裁定,要求藥華藥賠償48億元,直到今年2月,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撤銷藥華醫的48億元賠償,但與AOP的授權及製造合約仍屬有效。


這段期間,就是林國鐘口中「忍辱負重」的重要一環,2020年10月接獲判賠仲裁案通知後,他一方面組成跨國律師團,嘗試扭轉訴訟案衝擊;同時另開戰場,加速與FDA溝通,2021年9月,終於等到FDA團隊來台,進行藥證申請前關鍵的查廠步驟。完成查廠階段兩個月後,藥華藥收到FDA的上市核准。藥華藥表示取得美國最大連鎖醫院凱瑟醫療集團納入給付,也取得全美過半保險公司給付資格


無論藥華藥這顆新藥前景如何,但在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歷程,藥華藥至少是「從新藥『選題』到取證、自行開發市場」的完整示範。雖然生技股多少仍有夢想與期待成分,但業者看來也愈來愈懂「築夢踏實」的硬道理了。


 資料來源:今周刊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5414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2022年台灣生技 100大亮點概覽


從台灣生技100大整理出獲利、EPS和報酬率排名,可以發現新藥開發在報酬率最高和最低排名中,都占了不少名次,說明新藥開發對藥廠來說,是波動度極大的業務。




台灣生技 在此 祝您 事事順心 平安喜樂           廣告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207060044/

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國光生技、高端 搶流感疫苗商機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謝宏


新冠未歇,中國大陸歐美近期再遭流感侵襲,光生技、高端疫苗備戰·國光生技海外流感疫苗業績爆發,本季營收將衝年增七倍高端表示,已看到流感疫苗的需求成長趨勢,代理韓國的四價流感疫苗,下半年可望取證,在台充填產能先衝千萬劑以上。


大陸國家流感中心日前布的全國流感監測信息顯示,6月來,南方部分省份進入流感高期,包括福建、廣东、深圳、海南、江西等地接連出流感緊急預警,南方省份點醫院報告的流感病例,占門診量百分比為5.8%,高於前一周的5.1%,創近年期新高。


除了大陸外,也有國內公衛專家示警,雖然新冠疫情已症化,但美國研究現流感人數有上升趨勢,主因美國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流感疫苗施打率明顯較前兩年同期低。英國則是各年齡層流感通報率都開始小幅上升,1至14歲兒童、青少年通上升幅度最大。


國内方面,針對今年的流感疫情,疾管署今年4月已開出63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採標案,國光生技得標327.5萬劑,總採購量五成上。洋也得標11萬劑,較去年成長了2針對自費市場部分,光生技將準備至少1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供施打,確保滿足台灣民眾防疫需求。


國光生技指出今年市加速成長,第季有望年增七倍,若達成此目標,將創上市掛牌以來的單季新高紀錄,獲利也有望同步看增。其中,針大陸市,年初已取大陸四價流感疫苗藥證,為大陸唯一進口的四價流感疫苗,其售價較三價疫苗倍增,且訂單動能也看增。


高端疫苗表示,該公司代理韩國GCPharma的四價流感疫苗,將由GCPharma提供原液,再由高端負責充填分裝·高端疫苗已經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藥證審查,預計今年下半年取得藥。


高端疫苗表示,該公司北廠用充填分裝流感疫苗成品,生產規模至少千萬劑,不過目前TFDA尚未查廠,今年恐難因應國內需求,但高端已看到流感成長趨勢,將快做好供貨布局。


資料來源:https://ibmi.taiwan-healthcare.org/zh/news_detail.php?REFDOCTYPID=0o4dd9ctwhtyumw0&REFDOCID=0re7t0ut0f1ke7ew&utm_source=EZMail&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dailynews_0629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2022亞洲生技大會 7/27登場

台灣新生報 2022/06/09  


台灣生技生物產業協會與全球BIO生技協會共同宣布,「2022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2)」將於七月二十七至三十一日舉辦。將以「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為主題,按「實體+線上(On-site+Online)」模式擴大舉辦。吸引全球逾五百五十家指標公司、超過一千五百個攤位參與,在二十一場國際論壇中交流分享,預期有超過三十國生技專業人士參與。


今年之商機媒合會(One-on-Onepartnering),首度採取「實體+線上」,跨越國界與時區,將促成超過四百家公司,二千場次之商機媒合,為後疫情時代,進行生技產業之多元布局,創造更多與國際夥伴洽談合作及授權募資的機會。 


台灣生技品牌授權代理商
在此祝您
事事順利
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生醫產業的供應鏈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因疫情之引發,成為新關注焦點課題,而今年亞洲生技大會的主題也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將展示亞洲生技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成為全球生技領域的關鍵場域。


今年大會論壇主題除全球科技創新融合及生技市場與投資趨勢前瞻部署外,並新增「供應鏈與CD-MO新商模」、「當ICT遇見生技」、及「未來防疫整備」焦點議題,邀請國際重磅講者分享。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395860x

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展現台灣生醫創新力 2022北美生技展再現台灣生技主題館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受疫情影響一度取消實體展的全球最大規模生技商業展會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BIO 2022),本月13日至16日將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辦,今年除了重返實體場,也是台灣生醫代表團睽違兩年以「台灣主題館」形式,整合產官研各界,共同展現國內生醫科技與跨域創新的能量。

因應後疫情時代對精準健康的需求大幅提升,BIO 2022台灣館規劃兩大面向,包括運用台灣醫療與ICT優勢的新興生醫領域如精準醫療與數位醫療,以及近年有突破性成長的生技產業如新藥研發、CDMO、農業生技等,同步展現國內生技醫藥跨域共進的實力。


代表團由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吳政忠領軍,團員包含40多家生技與新創業者,以及科技部、經濟部、衛福部、中研院、工研院、生技中心、國衛院與農科院等政府法人單位,預計進行多場媒合與參訪活動,藉以開拓國際市場與多元商機。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出,面對國際生技產業因疫情帶動新一波的復甦與機會,在5+2產業創新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政策支持下,行政院整合跨部會資源,透過政策推動、法規鬆綁、新創扶植、國際化人才培育,以及前瞻科技發展,逐步建構臺灣成為預防、檢測、治療到照護環環扣合的標竿國家。       

台灣生技品牌代理授權商
中國區域代表 在此 祝您
事事順心


像是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將CDMO與創新技術平台納入租稅優惠;開放自體與異體細胞治療技術,促進再生醫學的發展;透過產業創新人才培訓,選送台灣產學創新種子人才赴海外研習等,希望讓台灣生技在這波產業動能中掌握先機,成為國內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於參展期間將同時辦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預備會議海外場,邀請海外專家委員與各部會共同探討生醫研發布局與政策規劃,期望為台灣生醫提供更完善與創新的產業環境。


這次參展除協助產業拓展海外商機、共商生醫發展策略外,針對新創與人才國際化,還特別安排「Smart Health Demo Day」媒合會,邀請美國指標企業、藥廠、醫院、創投,與國內智慧醫療新創團隊進行展演與交流,透過多方位的國際合作模式,強化台灣生醫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新聞照來源:BIO 2022網站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

%E5%B1%95%E7%8F%BE%E5%8F%B0%E7%81%A3%E7%94%9F%E9%86%AB%E5%89%B5%E6%96%B0%E5%8A%9B-2022%E5%8C%97%E7%BE%8E%E7%94%9F%E6%8A%80%E5%B1%95%E5%86%8D%E7%8F%BE%E5%8F%B0%E7%81%A3%E4%B8%BB%E9%A1%8C%E9%A4%A8-021008774.html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台灣部長將出席在聖地亞哥舉行的 BIO International 2022

由於COVID-19,台灣館將在缺席兩年後出現

By Matthew Strong , 台灣新聞, 特約撰稿人

2022/06/08 17:37


         台灣科技部長將率領台灣代表團參加聖帝雅哥的BIO 2022

                               (bio.org 照片) 


台北(台灣新聞)— 據周三(6 月 7 日)報導,科技部長吳政忠將率團出席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舉行的BIO 國際會議,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術展覽會。


據CNA報導,該大會將於 6 月 13 日至 16 日舉行,台灣在因 COVID-19 大流行而缺席兩年後將展示自己的展館。預計該國將展示其在生物醫學及其跨學科創新方面的潛力。


吳的代表團將包括來自科技部(MOST)、經濟部、衛生福利部、中央研究院、多家政府機構以及40家生物技術和創新領域的企業的代表。


展會期間,台灣代表團還將就生物技術研發和政策諮詢海外專家,以改善該行業的國內環境。

科技部表示,在“智慧健康示範日”上,台灣將邀請美國的重點企業、製藥業、醫院和風險投資家與台灣的創新醫療保健企業交換意見。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生技產業明星股|益安、瑞磁、和康生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22.01.27



台灣生技業2022年利多不斷,今年初估至少有10張藥證可望入袋,改寫台灣生技史紀錄;高端、合一、中裕、藥華藥、 泰福-KY、台康生、漢達等公司,旗下新藥都有機會取得上市許可,且因其中不乏重磅級新藥,不僅可望帶動營運「轉骨」,也有機會吸引國際大咖洽談授權和國際合作案。帶動生技股持續上攻。


另外,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延長十年,擴大租稅獎勵適用範圍,新增納入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創新技術平台和CDMO(委託開發代工)等新興項目。其中,CDMO更是吸引廠商爭相卡位,保瑞攜手台新健康基金,啟動30億元CDMO投資併購計畫,永昕、北極星-KY也大手筆建廠,樂迦、長聖專攻的細胞製備,大江有美國廠、和康生挹注業績,也備受關注。


而再生醫療法的鬆綁,預期也將讓概念股成為2022年的明星股,長聖、三顧、基亞、訊聯、博晟,還有醫美股的麗豐、佐登等業績可望有不錯的表現。

此外,由於新冠疫情持續,防疫概念股的高端、瑞磁、瑞基、美德醫等依舊是主流,而創新醫材的益安、達亞題材也十分豐富。整體來看,益安、瑞磁、和康生有機會成為指標。


益安 權利金挹注 醫材前進美國

益安(6499)受惠開發的大口徑心導管止血裝置Cross-Seal,已獲美國FDA的PMA可予上市核准信函,將與Terumo簽訂增補合約,預計透過調整里程金認證目標,將可取得650萬美元的里程金。此外,如果通過美國FDA cGMP實地查核並取得FDA產品上市許可,則可取得100萬美元,2022年更有望認列1千萬美元里程金,營運將大進補。


另外,益安生醫也孕育小金雞,成立子公司益興生醫,並由益興收購美國加州特殊醫療球囊設計公司MediBalloon, Inc.全數股權,搶攻全球醫療球囊CDMO(委託開發及代工)4,200億商機,目前也規劃在美國、台灣兩地建置新廠,配備最先進的設備及多條完整產線。


瑞磁 七合一檢測試劑取得美國EUA

瑞磁(ABC-KY)(6598)開發可同時檢測新冠及流感病毒的分子檢測(CoV-2 Flu Plus Assay)的七合一檢測試劑,取得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EUA)未來商機可觀。另外,瑞磁與授權夥伴 IDEXX 合作開發的寵物檢測產品已完成商業化,加上真菌檢測試劑與四家美國實驗室合作推廣,也將為2022年營運添加好彩頭。


和康生 聚焦材料 產能將大增

和康生(1783)在大江入股成為最大股東後,也展開實質合作,並積極投入玻尿酸與膠原蛋白兩大醫材生產平台的開發,並透過生產製程的自動化逐步串聯,預計兩年內達到產能目標增加四倍的目標,集團整合效益將擴大發酵。


和康生2022年預計取得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及菲律賓等四國的六項產品許可,2023年還會有中國、美國、印度、澳洲、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地的七項產品認證通過,2024年在歐盟的皮膚填補劑與一針劑關節注射劑也將取證,未來三年將是公司另波研發成果商品化的高峰。

                        









COVID-19 疫苗製造商追逐可用於變異的疫苗

Omicron 正在促使疫苗製造商超越 SARS-CoV-2 刺突蛋白,並測試 T 細胞免疫或多價是否可以對抗新變體



輝瑞的目標是在 3 月之前準備好 Omicron 特異性 COVID-19 疫苗。假設它獲得批准,它將標誌著自 2020 年 12 月 11 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對該疫苗的初始緊急使用授權以來,其 mRNA 疫苗 Comirnaty 的第一次修訂。變體特異性增強劑還將測試反應性FDA 和其他主要監管機構在扭轉疫苗修訂申請方面的努力。


儘管出現了第一代疫苗,但高度傳播的 Omicron 變異型 SARS-CoV-2 在全球迅速傳播,這表明大流行的絕對不可預測性。隨著新變種的出現,以及現有的 COVID-19 疫苗失去效力,生產商和開發商正在轉向準備變種的疫苗和增強劑;其他人則專注於開發具有廣泛保護作用的疫苗;還有一些人有疫苗來促進他們的T 細胞反應


但即使 mRNA 和 DNA 疫苗的生產速度非常快,最快的周轉時間也是幾個月,落後於新病毒變體引起的感染激增。“等到可以製造出 Omicron 變體疫苗時,您可能已經出現了具有不同抗原特徵的其他變體,”CSO 和疫苗開發商 Affinivax 的科學創始人 Rick Malley 說,他還擔任兒科傳染病學的主席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疾病。在缺乏提供跨毒株保護的有效多價疫苗的情況下,追逐變種和提供加強注射將有可能成為默認策略。


總部位於德國的輝瑞和美因茨 BioNTech 於 2021 年 11 月 25 日開始研究 Omicron 特異性 mRNA 疫苗,當時表示,在等待監管部門批准之前,他們預計首批批次將在大約 100 天后(2021 年 4 月)上市。Moderna 的運營時間類似。CureVac 的 CEO Franz-Werner Haas 說:“如果你有一個獲得批准的產品,那肯定會讓事情變得更容易。” 這家總部位於德國蒂賓根的生物技術公司本身正在開發第二代mRNA 疫苗 CV2CoV,該疫苗經過優化以改善抗原表達,此前它的第一個候選疫苗獲得了令人失望的臨床數據


對於計劃變異型疫苗的 mRNA 疫苗製造商而言,開發始於簡單地改變質粒 DNA 序列,該序列編碼構成疫苗基礎的 mRNA 藥物物質。mRNA分子旨在模仿它們的天然對應物:它們包含一個 5' 帽,可保護分子並確保其穩定性;一個 5' 非翻譯區 (UTR),其中包含調節元件;編碼靶抗原的開放閱讀框;終止密碼子後的 3' UTR,其中包含進一步的調控元件;和一磷酸腺苷核苷酸的聚(A)尾,可防止酶促降解。轉錄的質粒 DNA 的體外轉錄過程和 DNase 消化沒有改變。配製步驟也是如此,在該步驟中,純化的 mRNA 分子被包裝到脂質納米顆粒中,以實現有效的細胞攝取。“我們通常期望不同的有效載荷將被封裝並由我們的載體以與當前有效載荷相同的效率交付,”Tom Madden 說,溫哥華 Acuitas Therapeutics 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該公司為輝瑞-BioNTech 疫苗 Comirnaty 和 CureVac 的疫苗項目設計了脂質納米顆粒輸送系統。“我們喜歡把它想像成聯邦快遞的包裹。不管你在包裹裡放什麼,它都會送到地址。”


考慮到與大規模培養重組細胞系和純化它們產生的蛋白質相關的複雜性,改用新的基於蛋白質的變異疫苗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緩慢過程“製造基於 mRNA 或 DNA 的疫苗的速度總是比你必須純化蛋白質的速度更快,”馬利說。基於病毒載體的疫苗也依賴於基於細胞的生產,儘管基於黑猩猩-腺病毒的阿斯利康-牛津疫苗 Vaxzevria 的快速開發和初步批准表明,這種方式也可以支持相對快速的修訂。

幾個小組的目標是通過包括來自幾種變體的 SARS-CoV-2 刺突 (S) 蛋白表位來開發誘導交叉菌株保護的產品。儘管開發和製造的時間尺度更長,但大流行的不可預測過程——以及 RNA 疫苗的明顯局限性——使這些選擇比 2021 年中期的情況更加現實。


“我認為每個人都同意冠狀病毒不會很快消失,”總部位於倫敦的 Touchlight 首席研究官海倫霍頓說,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其專有“doggybone”DNA 平台的基於 DNA 的泛冠狀病毒疫苗。“我們已經有大型動物模型的數據表明,狗骨 DNA 可以用比質粒 DNA 更少的 [藥物] 獲得更好的 T 細胞和抗體反應。從本質上講,我們看到了更大的免疫原性,”她說。


SARS-CoV-2 免疫逃逸變體的出現並不令人意外——專家們在大流行的早期階段就預料到了這個問題。第一波疫苗開發人員幾乎完全專注於 S 蛋白,這迅速產生了豐厚的紅利,因為在大流行開始後的一年內,有效的產品就可以大量使用。但它也造成了漏洞,因為 S 蛋白突變和逃避中和抗體反應的能力很快變得明顯。


疫苗和 S 蛋白靶向治療性單克隆抗體的施用對逃逸變體施加了選擇性壓力。回想起來,在 2021 年上半年首次推出疫苗期間出現的高水平免疫只是暫時現象。“我們都必須記住,防止住院和死亡是遊戲的名稱,”馬利說。他補充說,期望對症狀性疾病的保護“可能不再現實”。然而,現有的疫苗仍然可以預防嚴重疾病。根據最近發布的華盛頓州衛生部的數據顯示,35 歲及以上未接種疫苗的人住院的可能性是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的 11 倍;未接種疫苗的老年患者(65 歲及以上)的死亡率是接種疫苗的老年患者的 15 倍。


細胞免疫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種保護,但是,因為評估 T 細胞反應比測量中和抗體滴度要麻煩得多,因此支持的證據很少。Gritstone Bio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Andrew Allen 說:“這些數據是高度推論的,這就是該領域令人沮喪的地方。” “T細胞顯然對病毒保護和免疫非常重要,但它們的研究很少,特別是在這些大型疫苗試驗中,因為它很難。”


基於 S 蛋白的疫苗可能會引起 T 細胞和 B 細胞的反應。S 蛋白中的 T 細胞表位可能比抗體識別的表位更高度保守——如果 T 細胞解釋當前針對嚴重疾病和死亡的保護的假設是正確的。Gritstone Bio 在其自我放大的 RNA 疫苗中針對廣泛的 SARS-CoV-2 蛋白,以引發針對尖峰的抗體反應和針對多個 T 細胞表位的細胞反應。該公司表示,來自英國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的初步(Omicron 之前)1 期數據顯示細胞對核蛋白、膜蛋白和開放閱讀框 3 的反應。根據該公司的初步基因組分析,在 Omicron 變體中發現的突變對其選擇納入的 T 細胞表位的影響最小:146 個非 S 蛋白表位中的約 2% 可能受到影響。


“從哲學上講,我們必須決定我們認為抗體有多重要,”艾倫說。疫苗製造商仍然不願放棄針對 S 蛋白的中和抗體反應,但其提供的保護水平現在似乎比細胞反應的保護水平更有限——無論是保護的持續時間還是覆蓋範圍。“沒有人準備好扣動扳機,因為我們沒有足夠完整的數據來連接這些點,”艾倫說。“我認為,從科學上講,這是合理和合理的。”


儘管 Omicron 的出現為 COVID 危機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但在過去 12 個月中,COVID-19 疫苗開發商及其眾多製造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的集體能力急劇增加。許多最初阻礙疫苗生產的供應鏈瓶頸已經緩解,儘管它們可能永遠不會完全消除。“在任何復雜的供應鏈中,一旦你解決了一個瓶頸,你就會發現下一個瓶頸——它只是將供應難題轉移到製造中的下一個限制項目,”Madden 說。


就目前的活動規模而言,疫苗製造規模龐大。根據市場分析師 Airfinity 12 月中旬的一份報告,該行業估計在 2021 年生產了 112 億劑 COVID-19 疫苗,並且在 Omicron 出現之前,該行業已準備到 2022 年年中達到 240 億劑。新的製造創新將為全球系統帶來更大的產能、靈活性和速度。


Touchlight 作為疫苗開發商和合同製造組織正在追求雙重 COVID-19 戰略,就產量而言,它正在建設一個巨大的 DNA 製造設施。今年晚些時候,當它投入使用時,它將能夠每月生產多達 1 公斤符合良好生產規範 (GMP) 的 DNA,所有這些都來自僅 7,500 平方英尺的佔地面積。該公司開創了一種新的合成 DNA 物種,稱為“doggybone” DNA,作為 mRNA 疫苗製造商和其他客戶的質粒 DNA 的替代品。多功能基因表達系統,不包含任何細菌 DNA 序列,包括封閉、線性、雙鏈DNA 分子。它可以在體外 GMP 環境中快速生產。“作為一家公司和一項技術,Touchlight 的目標是取代質粒 DNA,成為先進療法製造的主要 DNA 來源,”首席商務官 Tommy Duncan 說。

CureVac 以及開發其 mRNA 疫苗產品組合,正在繼續與特斯拉合作,以創建一種可運輸的 mRNA “打印機”。這包括一個獨立的、自動化的 GMP 生產環境,該環境集成了質粒 DNA 生產、mRNA 合成和脂質納米顆粒製劑,每週產量約為 80,000 劑。準備就緒後,理論上可以迅速部署以遏制疫情或迎合偏遠的偏遠人群。


當然,開發和測試這些無數技術的環境從來都不是理想的。正如老將軍總是在打最後一場戰爭一樣,疫苗開發人員和公共衛生官員似乎總是在與下一場大流行作鬥爭——許多目前正在開發的有前途的疫苗技術可能仍處於早期階段,無法對 COVID-19 產生任何影響。但就疫苗開發和製造而言,在應對這一流行病方面取得的進展仍然很大。公平分配是非常未完成的事情,這使得可以在當地部署的替代疫苗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說服力。



資料來源:https://www-nature-com.translate.goog/articles/d41587-022-00001-5?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code=381e0f1b-2721-4c26-9758-7e9b31aa3424&_x_tr_sl=e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