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8科AI門診上線!中醫大附醫打造「AI醫院理想國」,工程師如何幫大忙?


中醫大附醫這一年多來,累積導入AI應用數超過百項。不過,他們進一步思考,與其追求各種應用突破,不如設法讓醫師的「體驗升級」,對臨床更有幫助。 


台灣AI醫療進展正邁向青春期,不管是大規模的醫學中心,甚至區域或地方醫院,人人都在測試AI、訓練AI應用。這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是不能不提的領先好手。




20192月,中醫大附醫舉辦AI門診啟動記者會,一口氣宣布將多項AI解決方案導入心臟科、腎臟科、胸腔科、乳房外科、兒科、眼科、精準醫學、健檢中心等科別。總計落地8科、46個門診,包括肝臟纖維化、肝癌分群、乳房腫瘤超音波檢查,都有AI提供醫療輔助。


實際的效益包括:醫師從X光圖判斷骨頭年齡,從約6分鐘大幅縮短至0.1秒;臨床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經由眼底鏡影像觀察血管、出血及斑點程度來評估分級,AI也能扮演「第二專家」,快速提供建議……


AI「教法」各不同,彈性標準讓體驗大升級

「一開始確實比較像探索,什麼都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智慧中心顧問、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帝皓指出,大約3年前,醫院的開發方式是由臨床醫師提需求,評估AI能否解決;但是每個領域都有獨特議題,容易見樹不見林,而且各個專案耗費人力,資源卻無法有效串連。


的確,單論導入的「AI應用數」,中醫大附醫這一年多來累積超過百項。不過,他們進一步思考,與其追求各種應用突破,不如設法讓「體驗升級」。



王帝皓以自身專長舉例,全台僅200多位的放射腫瘤科醫師,經常用「鍵盤開刀」,意思是醫師透過鍵盤,描繪出癌症患者的器官長相、位置,從中圈選出腫瘤,再打造出一套專屬治療計畫。


「這要一個一個像素(pixel)去比對位置,感覺很像在用『小畫家』(微軟Windows內建繪圖工具)。」

然而,這份「繪圖」工作實際上一點也不輕鬆。由於腫瘤邊界不明顯,醫師必須交叉比對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影像,才能清楚勾勒輪廓,有時光是單一個案,就需要畫上45個小時。


即使建立AI模型之後,部分案例的腫瘤勾勒工作,可以從5小時變5分鐘,看似大幅解決問題,實則不然。


     "就像爸媽教小孩,每個家庭都有不同方式,醫師也一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帝皓"


醫師之間的「看法不一致」是很常見的現象,像是腫瘤怎麼畫,各醫師的標準就可能不同,也沒有對錯可言。不過,這對於接受一套標準訓練的AI應用,就會帶來巨大考驗。



中醫大附醫得出的解決之道,是 AI具備彈性。透過在AI圈選系統裡建立回饋機制,可以讓不同的醫師依照自己習慣,直接在臨床軟體中儲存、更新繪製結果,回頭再次訓練AI模型,提高準確度


同樣狀況也發生乳癌治療上。一派放射腫瘤科醫師著重「預防性治療」,懷疑會有復發情況,認為治療應照射到特定淋巴結位置;另一派則認為不需要,擔心多照放射線,會提高肺纖維化機率。


「醫療往往沒有斬釘截鐵的答案。」王帝皓表示,較好的AI設計,是取兩種作法的中間值,提供調整空間。


      "助臨床即時發現病徵,從判讀走向預測風險"


從醫師與AI協作過程,中醫大附醫觀察到,AI醫療能持續進步,除了醫院資源的支持,工程師人力也是關鍵動能。


中醫大附醫現有30多位工程師,技術轉移的新創公司長佳智能也有35位工程師。

其次,持續擴展AI應用,將對臨床更有幫助。


像在骨齡AI的介面上,就在最初的年齡判讀之外,增加了可自動產出的模板報告、最終身高預測、結合中醫藥方推薦、身高曲線追蹤與使用者回饋等多項功能;針對心電圖判讀,則是發展出主動提醒功能,建議臨床醫師複閱心電圖,以更即時發現如急性心肌梗塞等病徵,縮短病人入院到治療處置的等待。


目前,中醫大附醫的AI應用數,已整合為28項左右,聚焦癌症、神經學、心臟與基因等4大領域。


「病徵的事先預警,將是智慧醫療未來發展的一大重點。」王帝皓舉例,心電圖AI不能只是分辨心房顫動的有無,還要提升到「發作形態」,甚至結合穿戴式裝置,提前預測中風的風險。「長遠來說,能由AI告訴我們該優先處理哪些事項,對醫療體系會有莫大幫助。」


原始網頁:數位時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9873/cmuh-ai

生醫新聞:Medtronic今年第七件收購案出爐,將併Ai Biomed強化產品組合 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估達4200億美元

2020.1102 美敦力(Medtronic)已完成新收購以及通過FD對神經檢測設備的批准,擴大在改善頭頸部手術安全性的技術組合。


這是醫療技術巨頭Medtronic今年的第七件收購收購AiBiomed使其增加了用於甲狀腺手術的組織檢測探頭。PTeye雷射系統用於甲狀腺切除過程中識別副甲狀腺組織位置,可協助外科醫師避開健康的組織。



一般而言副甲狀腺細胞難以識別,但是Py探針發出的光會引起螢光反應,使它們無需使用顯影劑就能

發光。儘管甲狀腺的全部或部分切除是常見的甲狀腺手術,但若不經意切除副甲狀腺組織會導致患者的鈣指數下降,引起麻痺、肌肉痙攣、煩躁和癲癇發作。



交易的財務細節沒有被透露,但AiBiomd的員工將加入Medtronic的耳鼻喉部門,作為收購的一部分。同時,美敦力(Medtronic)的NIMVial神經監測系統獲得了FDA的批准,該系統可以定位識別並監測神經功能,幫助降低手術過程中導致神經損傷的風險。


該設備透過大型觸控螢幕,可即時提供有關神經功能的反饋訊號,從而對身體肌肉提供運動控制,並協助外科醫師調整手術進程且確認神經的完整性。


美敦力公司耳鼻喉科業務副總裁VinceRacano表示「這兩種技術的結合建立在我們20年來的基礎之上,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輔助頭頸部手術。保護關鍵神經的NIMVial神經監測系統和輔助視覺識別副甲狀腺組織的PTeye系統,將協助醫師應對手術中最常見的兩項挑戰。」


(生策會)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台灣生技產業值得電子五哥; 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數位醫療2026年市場規模估達6,394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從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靠健康大數據,我有信心活到120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9年底喊話,號召生技團隊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背後看好的即是全球高齡化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將由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兩大領域支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19年底出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副會長,宣示科技與醫療產業合作契機已到,林百里十分看好結合AI、大數據結合5G,有望使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根據《數位時代》採訪台灣科技大廠跨足智慧醫療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5個:

 

1.部分科技領導人因家族病史,產生了推動醫學科學的強大發展信念;

2.電子產業高度競爭,毛利率低落,高附加價值的智慧醫療可成為前者的發展新動能;

3.生技及智慧醫療運用到的半導體、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好是科技業強項;

4.醫界對科技大廠的永續性與信賴度,遠高於新創團隊;

5.科技大廠挾龐大消費電子研發製造經驗,能加速智慧醫療設備商品化。

但醫療與ICT產業文化跟語言不同;健保制度完善,多數智慧醫療項目卻不在給付範圍,兩大門檻成了ICT進軍醫界最大阻力。「AI不是要統一大家,」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指出,「未來是懂AI的醫師,取代不懂AI的醫師」已是醫界共識,白色巨塔如何擁抱彩色的ICT產業加入,將是智慧醫療能否成就下個兆元級產業關鍵。

 

 

隨著醫療進步今日的絕症或將成為明日的慢性病,  生命的延長也將擴大長者的照護與醫療支出,  科技業如何因應, 科技業如何協助醫界值得我們關注

台灣生技產業值得電子五哥; 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數位醫療2026年市場規模估達6,394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從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靠健康大數據,我有信心活到120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9年底喊話,號召生技團隊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背後看好的即是全球高齡化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將由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兩大領域支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19年底出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副會長,宣示科技與醫療產業合作契機已到,林百里十分看好結合AI、大數據結合5G,有望使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根據《數位時代》採訪台灣科技大廠跨足智慧醫療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5個:

 

1.部分科技領導人因家族病史,產生了推動醫學科學的強大發展信念;

2.電子產業高度競爭,毛利率低落,高附加價值的智慧醫療可成為前者的發展新動能;

3.生技及智慧醫療運用到的半導體、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好是科技業強項;

4.醫界對科技大廠的永續性與信賴度,遠高於新創團隊;

5.科技大廠挾龐大消費電子研發製造經驗,能加速智慧醫療設備商品化。

但醫療與ICT產業文化跟語言不同;健保制度完善,多數智慧醫療項目卻不在給付範圍,兩大門檻成了ICT進軍醫界最大阻力。「AI不是要統一大家,」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指出,「未來是懂AI的醫師,取代不懂AI的醫師」已是醫界共識,白色巨塔如何擁抱彩色的ICT產業加入,將是智慧醫療能否成就下個兆元級產業關鍵。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台灣生技產業值得電子五哥; 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數位醫療2026年市場規模估達6,394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從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靠健康大數據,我有信心活到120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9年底喊話,號召生技團隊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背後看好的即是全球高齡化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將由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兩大領域支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19年底出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副會長,宣示科技與醫療產業合作契機已到,林百里十分看好結合AI、大數據結合5G,有望使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根據《數位時代》採訪台灣科技大廠跨足智慧醫療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5個:

 

1.部分科技領導人因家族病史,產生了推動醫學科學的強大發展信念;

2.電子產業高度競爭,毛利率低落,高附加價值的智慧醫療可成為前者的發展新動能;

3.生技及智慧醫療運用到的半導體、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好是科技業強項;

4.醫界對科技大廠的永續性與信賴度,遠高於新創團隊;

5.科技大廠挾龐大消費電子研發製造經驗,能加速智慧醫療設備商品化。

但醫療與ICT產業文化跟語言不同;健保制度完善,多數智慧醫療項目卻不在給付範圍,兩大門檻成了ICT進軍醫界最大阻力。「AI不是要統一大家,」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指出,「未來是懂AI的醫師,取代不懂AI的醫師」已是醫界共識,白色巨塔如何擁抱彩色的ICT產業加入,將是智慧醫療能否成就下個兆元級產業關鍵。

 

 

隨著醫療進步今日的絕症或將成為明日的慢性病,  生命的延長也將擴大長者的照護與醫療支出,  科技業如何因應, 科技業如何協助醫界值得我們關注

台灣生物醫藥產業概況

台灣生物醫藥產業概況


到 2019 年,全球生命科學產業預計將達到 1.8 萬億美元,亞洲將成為其最重要的未來市場之一。到 2019 年,該地區預計將產生全球高收入家庭數量增長的一半以上,到 2025 年,全球 600 強城市中的 310 個將位於亞洲。


台灣的生物醫藥產業包括應用生物科技、醫藥和醫療器械三大領域。

政府自 1984 年以來一直投資於生物科技產業,當時它成立了生物科技發展中心 (DCB),這是一家非營利性研究機構,其使命是發展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有不少於九個機構參與該國生物醫學產業的生物醫學創新發展。



除 DCB 外,還有工業技術研究院 (ITRI)、醫療和製藥工業技術與發展中心 (PITDC)、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MIRDC)、國家衛生研究院 (NHRI)、藥物評價中心 (CDE)、農業技術研究所 (ATRI)、國家應用研究實驗室 (NARLabs) 和中央研究院 (AS)。


由於其在 ICT 和製造業方面的背景,台灣已經在許多醫療設備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包括數字血壓計、電動輪椅和踏板車以及電子溫度計。2016年台灣電子/數位血壓計及電動輪椅位列全球第2,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2.9%及33.5%。


隨著勢頭繼續增強,投資者正在關注。過去 10 年,該行業的私人投資穩步顯著增長。


資料來源:https://bio-taiwan-gov-tw/Overview-of-Taiwans-Biomedical-Industry/?_x_tr_sl=e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數位醫療2026年市場規模估達6,394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從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靠健康大數據,我有信心活到120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9年底喊話,號召生技團隊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背後看好的即是全球高齡化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將由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兩大領域支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19年底出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副會長,宣示科技與醫療產業合作契機已到,林百里十分看好結合AI、大數據結合5G,有望使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根據《數位時代》採訪台灣科技大廠跨足智慧醫療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5個:

 

1.部分科技領導人因家族病史,產生了推動醫學科學的強大發展信念;

2.電子產業高度競爭,毛利率低落,高附加價值的智慧醫療可成為前者的發展新動能;

3.生技及智慧醫療運用到的半導體、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好是科技業強項;

4.醫界對科技大廠的永續性與信賴度,遠高於新創團隊;

5.科技大廠挾龐大消費電子研發製造經驗,能加速智慧醫療設備商品化。

但醫療與ICT產業文化跟語言不同;健保制度完善,多數智慧醫療項目卻不在給付範圍,兩大門檻成了ICT進軍醫界最大阻力。「AI不是要統一大家,」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指出,「未來是懂AI的醫師,取代不懂AI的醫師」已是醫界共識,白色巨塔如何擁抱彩色的ICT產業加入,將是智慧醫療能否成就下個兆元級產業關鍵。

 

 

隨著醫療進步今日的絕症或將成為明日的慢性病,  生命的延長也將擴大長者的照護與醫療支出,  科技業如何因應, 科技業如何協助醫界值得我們關注

台灣生技產業值得電子五哥; 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數位醫療2026年市場規模估達6,394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從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靠健康大數據,我有信心活到120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9年底喊話,號召生技團隊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背後看好的即是全球高齡化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將由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兩大領域支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19年底出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副會長,宣示科技與醫療產業合作契機已到,林百里十分看好結合AI、大數據結合5G,有望使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根據《數位時代》採訪台灣科技大廠跨足智慧醫療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5個:

 

1.部分科技領導人因家族病史,產生了推動醫學科學的強大發展信念;

2.電子產業高度競爭,毛利率低落,高附加價值的智慧醫療可成為前者的發展新動能;

3.生技及智慧醫療運用到的半導體、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好是科技業強項;

4.醫界對科技大廠的永續性與信賴度,遠高於新創團隊;

5.科技大廠挾龐大消費電子研發製造經驗,能加速智慧醫療設備商品化。

但醫療與ICT產業文化跟語言不同;健保制度完善,多數智慧醫療項目卻不在給付範圍,兩大門檻成了ICT進軍醫界最大阻力。「AI不是要統一大家,」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指出,「未來是懂AI的醫師,取代不懂AI的醫師」已是醫界共識,白色巨塔如何擁抱彩色的ICT產業加入,將是智慧醫療能否成就下個兆元級產業關鍵。


隨著醫療進步今日的絕症或將成為明日的慢性病,  生命的延長也將擴大長者的照護與醫療支出,  科技業如何因應, 科技業如何協助醫界值得我們關注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台灣生技產業值得電子五哥; 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數位醫療2026年市場規模估達6,394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從電子五哥鴻海、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到品牌廠華碩、宏碁紛紛搶進這塊市場。 

 

「靠健康大數據,我有信心活到120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9年底喊話,號召生技團隊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背後看好的即是全球高齡化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將由精準醫療與預防醫學兩大領域支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19年底出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副會長,宣示科技與醫療產業合作契機已到,林百里十分看好結合AI、大數據結合5G,有望使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根據《數位時代》採訪台灣科技大廠跨足智慧醫療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5個:

 

1.部分科技領導人因家族病史,產生了推動醫學科學的強大發展信念;

2.電子產業高度競爭,毛利率低落,高附加價值的智慧醫療可成為前者的發展新動能;

3.生技及智慧醫療運用到的半導體、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好是科技業強項;

4.醫界對科技大廠的永續性與信賴度,遠高於新創團隊;

5.科技大廠挾龐大消費電子研發製造經驗,能加速智慧醫療設備商品化。

但醫療與ICT產業文化跟語言不同;健保制度完善,多數智慧醫療項目卻不在給付範圍,兩大門檻成了ICT進軍醫界最大阻力。「AI不是要統一大家,」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指出,「未來是懂AI的醫師,取代不懂AI的醫師」已是醫界共識,白色巨塔如何擁抱彩色的ICT產業加入,將是智慧醫療能否成就下個兆元級產業關鍵。

 

 

隨著醫療進步, 今日的絕症或將成為明日的慢性病,  生命的延長也將擴大長者的照護與醫療支出,  科技業如何因應, 科技業如何協助醫界值得我們關注

台灣生技-- 打造台灣覆蓋率最大醫療雲!廣達如何用AI鋪路

「有農業首都」之稱的雲林縣,地形平坦,氣候溫和,卻面臨嚴重人口老化、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


2017年,雲林縣政府成立遠距醫療中心,推動「斗六雙星區域聯防」計畫,就算醫院沒有相對應科別,民眾也不必再舟車勞頓轉院,只需透過視訊設備和遠距醫療系統,位於幾公里外另一家醫院的醫生照樣能看診,讓區域內的醫療資源緊密整合。


在背後支撐這整套機制運行的,是廣達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QOCA AIM),也是台灣目前覆蓋率最大的醫療雲,連健保署也是使用者。


深度運算醫療大數據,做到精準醫療

20年前加入廣達,現任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表示,廣達是筆電(notebook)出貨量第一的大廠,全球每5台筆電,就有1台出自廣達之手。不過,也是在廣達最顛峰的時期,董事長林百里要張嘉淵開始思考,「在以後『no book(沒有筆電)』的競爭環境裡,廣達該如何布局?」



廣達三度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並聯手台灣10多家醫院,布局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這家筆電代工大廠如何跨足醫療領域,打造全台最大醫療雲?


2005年,是廣達投入智慧醫療領域的關鍵年,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簽訂為期5年的「T-Party計畫」,聚焦在以人為核心的運算技術(human-centric computing)。2010年,雲端市場開始成熟,廣達再與MIT簽訂第2個歷時5年的「Qmulus計畫」,將AI與醫療結合,分析病人的健康狀況。


Qmulus計畫結束後,廣達於2015年正式成立BU12事業群(成員超過200人),專注發展智慧醫療,並在2019年成立AI實驗室。2019年,廣達與MIT三度簽訂5年計畫,也與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和台灣多家頂尖醫院展開合作。迄今,廣達已經跟台灣10多家醫院合作,提供客製化醫療雲平台,以及多種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確立智慧醫療目標。


過去幾年,廣達一直把智慧醫療研究的重心放在國外,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肆虐全球,讓林百里的想法開始產生變化。「董事長認為,台灣是高科技的輸出國,卻不是高科技的使用國,希望能做更多幫助這片土地的事情。」因此,決定把多年海外智慧醫療的研究成果,帶回台灣。


廣達的智慧醫療布局,核心即是圍繞著「QOCA計畫」,透過這個雲端平台,打破醫療服務的時空限制,以ABCD這4大項目,來完成智慧醫療裝置、智慧醫院、智慧病房及遠距照護。


A是演算法(Algorithm),由廣達AI實驗室負責;B是大數據(Big Data),由廣達研究院負責;C是雲端(Cloud),由子公司雲達科技開發;D是裝置(Device),由廣達醫療產品事業部負責。


相較於其他投入智慧醫療的大廠,廣達將平台建置在雲端上,可以統一儲存、彙整及運算蒐集到的醫療資料(從DNA到臨床數據),累積成大數據,再透過演算法深度運算,最終做到精準醫療。


病患的隱私問題,也在考慮之內。廣達能提供「私有雲」給醫院,方便院方管理和標記資料,以及做模型訓練。


張嘉淵說,AI實驗室比較專注在醫療的影像辨識;BU12事業群則擁有完整的軟、硬體能力,可以將想法變成裝置,推廣到市場,然後把AI串成整體的應用。


廣達不是要幫醫院打造AI,而是給醫院工具,由醫生去決定怎樣用AI。


1.醫院對醫院的看診,即遠距醫療(Telemedicine):

假設A醫院有眼科,B醫院沒有。當病人到B醫院想看眼科,只要進入QOCA遠距醫療雲端智慧平台,藉由高解析度的影音視訊,搭配醫療物聯網,兩家醫院就可以共享病患資料,讓醫護人員和病人在平台上討論病情。「疫情的衝擊,會讓非接觸式醫療愈來愈被需要。」張嘉淵觀察。


2.遠距居家照護(Telehomecare):

指病患出了醫院之後,如何將醫療照護延伸到小醫院或家中?尤其在高齡化社會,這類服務將格外迫切。


廣達推出的「隨身心電圖量測儀」,就是結合智慧物聯網(AIoT)和雲端運算,居家病患可以長期追蹤、記錄數據變化,資料每天定期回傳醫院;住院病患則可以將資料彙整、即時傳給護理站,也能定位病人在醫院內的位置。


張嘉淵表示,目前台灣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醫療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設計邏輯都是「以病人為核心」;然而,若要做到讓科技協助醫生做出更好的醫療判斷,就必須把醫生的醫療知識轉化成AI模型,在另一個「以醫生知識為核心」的平台上運作。


QOCA AIM的目的,就是協助分析醫療影像及醫療結構化資料,並投入AI訓練,讓AI學會醫療知識,進而節省醫護人力,提升醫療品質。廣達現階段已經和北醫、榮總、國泰、輔大等醫院展開合作,像是在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導入智慧病房系統,就結合了協助護理師即時掌握病人狀況、排班資訊的智慧白板系統,以及床邊護理系統,所有裝置的資料都會回傳到QOCA智慧雲上。


「廣達不是要用AI去統一所有醫生。」而是希望透過科技,讓醫療更加精準、人性化,幫助醫生處理更多病人,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廣達做智慧醫療優勢在哪?挑戰有哪些?

從做筆電、雲端,切入醫療領域,張嘉淵說,廣達面臨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讓資訊、醫療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找到彼此共通的語言。


有時候,工程師認為好的東西,未必符合醫生的實際需求,工程師必須理解醫療行為的流程,才能設計出合用的產品。為此,廣達請來有工程背景的醫學博士,也讓軟體工程師大量上醫療課程。不過,「關鍵還是心態要轉變。」


換個角度,切入智慧醫療領域,廣達優勢在哪?


「醫療面對的,是病人的一生,需要穩定的合作夥伴。」相較於新創和其他科技大廠轉投資一堆子公司,廣達不僅沒有子公司專做智慧醫療,而是運用集團本身的資源去推動,因而可以穩定地提供技術和平台。


張嘉淵指出,醫療器材必須取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和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證才能上市,由於認證時間長、流程繁雜,用營收規模兆元等級的廣達去申請,跟一家小公司或子公司去申請,是完全不一樣的投入程度,但未來在承接大量體訂單時,誰有優勢不言而喻。


15年過去,廣達一步步實現智慧醫療的目標。儘管不願透露確切投資金額,但以目前公開資訊來看,光是與MIT合作的前十年,投資金額至少4,500萬美元(約13億元新台幣)。


雖然到目前為止,投入對營收的貢獻極微,張嘉淵卻不急著想賺錢。「我不喜歡用商業的角度談,我也跟老闆說,醫療不是商業。」同一組工程師可以去研發產品,在短時間替公司賺很多錢,但台灣市場小,把經濟的量尺放上去(醫療)不會是一個選項,但整體醫療產業必須轉型,才能面對未來。


面對未來,張嘉淵認為,投入醫療領域除了需要頂尖的工程師、醫生一起努力,科技人也需要更多熱情與耐心,回到更謙虛的角度去學習,「起碼做這個(醫療),是以後老了自己用得到。」張嘉淵笑著說道。

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醫材成長空間大 推動智慧機械另一波成長高峰

 2020-10-16疫情蔓延全球,凸顯醫療產業急迫性,加之高齡化議題持續發酵,近年電子代工大廠如和碩、英業達、廣達等積極轉型切入高毛利的醫療領域。不過除了電子大廠,近年跨足高階醫材產業更是傳產轉型的方式之一,醫材產業所帶來的高附加價值有助於傳產擺脫勞力密集的窘況,特別是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發展成熟,對於需要精密加工之醫療器材具有相當吸引力,近來更是機械業往高值化市場邁進的目標領域。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機械業成重災區之一,對於大多數的機械業者而言,今年獲利不說成長,能持平已是萬幸。不過上銀卻呈現逆勢成長,估今年全年營收可望兩位數成長,而其中的關鍵是上銀經過長期布局,在半導體、5G基建及醫療等新產品、新市場持續開花結果。其中,上銀自2011年從精密機械跨入醫材產業,研發下肢復健機、腹腔機器人等,現在也都通過認證開始銷售。往多元領域布局,或轉型切入高值市場提高產品價值,尤在疫情過後,更加凸顯出製造業在市場上的兢爭優勢。


隨著全球高齡議題持續發酵,其中生技、醫療、健康照護產業需求增加,驅使醫療器材產業產值不斷上升。根據BMI Research預估,全球醫材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4,036億美元,預估2022年可成長至4,753億美元。不過以台灣來說,醫療器材產值卻僅佔全球2.5%,仍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在「5+2」創新產業中,生醫產業與智慧機械兩大項的交集,就是醫材產業。而跨足高階醫材產業,更是傳產轉型的方式之一,國內就有不少實例,例如慶達從生產傳統螺絲轉型研發高階人工牙根,產值翻倍,而位於台中精密機械園區的鐿鈦科技,也從最早生產螺絲扣件起家,後跨足高階醫材脊椎釘,大幅提升商品價值,業界就曾比喻,台灣擁有良好的加工技術,例如射出成型、模具等,「但做一條水管,用於澆花跟通血管,價差是1萬倍」。


台灣既擁有良好的製造基礎,且生醫研究與電子業也具有世界水準,都對未來發展醫材產業有很大的助益。尤以醫療產業相當重視設備的精密度,這恰好是台中精密機械產業聚落所具備的優勢,對於需要精密加工之醫療器材具有相當吸引力,且能促成群聚效應。近來中部加速生醫創新計劃,已吸引不少廠商或新創公司分別投入像是微創手術醫材、智慧化輔具、醫療器械耗材與體外診斷治療等領域的研發與創新。


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就表示,台中機械廠商長年深耕製造業,對產業特色與商機已有一定掌握,若有意延伸產品價值,找出另一片藍海市場,醫療或為可慎重考慮的產業。加之醫療產業的商機龐大,若能有效掌握,將可為台中機械業者創造出另一波成長高峰。


然而對於有意願跨足醫材產業的機械產業,兩大族群要對接也相當不容易, 除了自身技術能力外,其實還有許多必須克服的關卡。台灣生醫材料總經理廖俊仁指出,醫材的特色是量少但價高。加上醫療技術的專業極高,所使用的設備零組件都要通過嚴苛認證,才能為醫療業者所用,因此開發週期動輒數年,高階醫材甚至可達數十年,為此廖俊仁也建議業者在醫材製造上的思維需要轉換,不建議再用傳統製造思維看待,但一旦成功即是藍海,具有相當大的市場價值,且醫材生命週期長,不會隨便更換供應商,相對電子業來說具有更穩定的利潤。

資料來源:Digitimes

衛福部遠距醫療下一步:全臺偏鄉衛生所都能用5G進行專科會診

  2020.10.28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揭露衛福部遠距醫療進展,著重基礎建設和法規,要進一步放寬通訊診療規範。他指出,繼年初因疫情放寬通訊診療適用對象後,衛福部也陸續推動偏鄉遠距照護計畫,像是今年6月聯手高醫、臺東馬偕、花蓮慈濟和遠傳,以5G和數位五官鏡推動衛生所遠距照護網,民眾至衛生所就可與醫學中心醫生會診。他期望將這套模式,從臺東縣的11個衛生所,擴大推動至全臺偏鄉衛生所,作為前瞻計畫2.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