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農業首都」之稱的雲林縣,地形平坦,氣候溫和,卻面臨嚴重人口老化、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
2017年,雲林縣政府成立遠距醫療中心,推動「斗六雙星區域聯防」計畫,就算醫院沒有相對應科別,民眾也不必再舟車勞頓轉院,只需透過視訊設備和遠距醫療系統,位於幾公里外另一家醫院的醫生照樣能看診,讓區域內的醫療資源緊密整合。
在背後支撐這整套機制運行的,是廣達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QOCA AIM),也是台灣目前覆蓋率最大的醫療雲,連健保署也是使用者。
深度運算醫療大數據,做到精準醫療
20年前加入廣達,現任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表示,廣達是筆電(notebook)出貨量第一的大廠,全球每5台筆電,就有1台出自廣達之手。不過,也是在廣達最顛峰的時期,董事長林百里要張嘉淵開始思考,「在以後『no book(沒有筆電)』的競爭環境裡,廣達該如何布局?」
廣達三度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並聯手台灣10多家醫院,布局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這家筆電代工大廠如何跨足醫療領域,打造全台最大醫療雲?
2005年,是廣達投入智慧醫療領域的關鍵年,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簽訂為期5年的「T-Party計畫」,聚焦在以人為核心的運算技術(human-centric computing)。2010年,雲端市場開始成熟,廣達再與MIT簽訂第2個歷時5年的「Qmulus計畫」,將AI與醫療結合,分析病人的健康狀況。
Qmulus計畫結束後,廣達於2015年正式成立BU12事業群(成員超過200人),專注發展智慧醫療,並在2019年成立AI實驗室。2019年,廣達與MIT三度簽訂5年計畫,也與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和台灣多家頂尖醫院展開合作。迄今,廣達已經跟台灣10多家醫院合作,提供客製化醫療雲平台,以及多種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確立智慧醫療目標。
過去幾年,廣達一直把智慧醫療研究的重心放在國外,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肆虐全球,讓林百里的想法開始產生變化。「董事長認為,台灣是高科技的輸出國,卻不是高科技的使用國,希望能做更多幫助這片土地的事情。」因此,決定把多年海外智慧醫療的研究成果,帶回台灣。
廣達的智慧醫療布局,核心即是圍繞著「QOCA計畫」,透過這個雲端平台,打破醫療服務的時空限制,以ABCD這4大項目,來完成智慧醫療裝置、智慧醫院、智慧病房及遠距照護。
A是演算法(Algorithm),由廣達AI實驗室負責;B是大數據(Big Data),由廣達研究院負責;C是雲端(Cloud),由子公司雲達科技開發;D是裝置(Device),由廣達醫療產品事業部負責。
相較於其他投入智慧醫療的大廠,廣達將平台建置在雲端上,可以統一儲存、彙整及運算蒐集到的醫療資料(從DNA到臨床數據),累積成大數據,再透過演算法深度運算,最終做到精準醫療。
病患的隱私問題,也在考慮之內。廣達能提供「私有雲」給醫院,方便院方管理和標記資料,以及做模型訓練。
張嘉淵說,AI實驗室比較專注在醫療的影像辨識;BU12事業群則擁有完整的軟、硬體能力,可以將想法變成裝置,推廣到市場,然後把AI串成整體的應用。
廣達不是要幫醫院打造AI,而是給醫院工具,由醫生去決定怎樣用AI。
1.醫院對醫院的看診,即遠距醫療(Telemedicine):
假設A醫院有眼科,B醫院沒有。當病人到B醫院想看眼科,只要進入QOCA遠距醫療雲端智慧平台,藉由高解析度的影音視訊,搭配醫療物聯網,兩家醫院就可以共享病患資料,讓醫護人員和病人在平台上討論病情。「疫情的衝擊,會讓非接觸式醫療愈來愈被需要。」張嘉淵觀察。
2.遠距居家照護(Telehomecare):
指病患出了醫院之後,如何將醫療照護延伸到小醫院或家中?尤其在高齡化社會,這類服務將格外迫切。
廣達推出的「隨身心電圖量測儀」,就是結合智慧物聯網(AIoT)和雲端運算,居家病患可以長期追蹤、記錄數據變化,資料每天定期回傳醫院;住院病患則可以將資料彙整、即時傳給護理站,也能定位病人在醫院內的位置。
張嘉淵表示,目前台灣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醫療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設計邏輯都是「以病人為核心」;然而,若要做到讓科技協助醫生做出更好的醫療判斷,就必須把醫生的醫療知識轉化成AI模型,在另一個「以醫生知識為核心」的平台上運作。
QOCA AIM的目的,就是協助分析醫療影像及醫療結構化資料,並投入AI訓練,讓AI學會醫療知識,進而節省醫護人力,提升醫療品質。廣達現階段已經和北醫、榮總、國泰、輔大等醫院展開合作,像是在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導入智慧病房系統,就結合了協助護理師即時掌握病人狀況、排班資訊的智慧白板系統,以及床邊護理系統,所有裝置的資料都會回傳到QOCA智慧雲上。
「廣達不是要用AI去統一所有醫生。」而是希望透過科技,讓醫療更加精準、人性化,幫助醫生處理更多病人,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廣達做智慧醫療優勢在哪?挑戰有哪些?
從做筆電、雲端,切入醫療領域,張嘉淵說,廣達面臨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讓資訊、醫療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找到彼此共通的語言。
有時候,工程師認為好的東西,未必符合醫生的實際需求,工程師必須理解醫療行為的流程,才能設計出合用的產品。為此,廣達請來有工程背景的醫學博士,也讓軟體工程師大量上醫療課程。不過,「關鍵還是心態要轉變。」
換個角度,切入智慧醫療領域,廣達優勢在哪?
「醫療面對的,是病人的一生,需要穩定的合作夥伴。」相較於新創和其他科技大廠轉投資一堆子公司,廣達不僅沒有子公司專做智慧醫療,而是運用集團本身的資源去推動,因而可以穩定地提供技術和平台。
張嘉淵指出,醫療器材必須取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和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證才能上市,由於認證時間長、流程繁雜,用營收規模兆元等級的廣達去申請,跟一家小公司或子公司去申請,是完全不一樣的投入程度,但未來在承接大量體訂單時,誰有優勢不言而喻。
15年過去,廣達一步步實現智慧醫療的目標。儘管不願透露確切投資金額,但以目前公開資訊來看,光是與MIT合作的前十年,投資金額至少4,500萬美元(約13億元新台幣)。
雖然到目前為止,投入對營收的貢獻極微,張嘉淵卻不急著想賺錢。「我不喜歡用商業的角度談,我也跟老闆說,醫療不是商業。」同一組工程師可以去研發產品,在短時間替公司賺很多錢,但台灣市場小,把經濟的量尺放上去(醫療)不會是一個選項,但整體醫療產業必須轉型,才能面對未來。
面對未來,張嘉淵認為,投入醫療領域除了需要頂尖的工程師、醫生一起努力,科技人也需要更多熱情與耐心,回到更謙虛的角度去學習,「起碼做這個(醫療),是以後老了自己用得到。」張嘉淵笑著說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