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英國女子染新冠病毒稱: 呼吸如玻璃般刺痛!

#新冠病毒#佛系防疫法#義大利死亡人數超過大陸

英國女子染新冠病毒稱: 呼吸如玻璃般刺痛!

意大利因冠狀病毒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至3405人,超過了迄今為止在中國記錄的死亡總數。

相較於歐陸多國的強力作為,英國政府並不禁止大型聚會或體育賽事,也不停課。相較於韓國大規模的檢測,英國政府並不打算對輕症的疑似個案進行檢測,只請他們自行在家隔離。

首相強森一句「許多家庭將提早失去摯愛之人」引發熱議,接著首席科學官瓦朗斯(Patrick Vallance)在其他場合接受訪問,提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一詞更激起爭論與批評。有媒體宣稱英國政府要以達成群體免疫作為防疫策略,更宣稱這過程會死幾十萬人。這種佛系防疫的做法, 無疑是對防疫毫無幫助!

💁‍♀️訂閱觀看更多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mEI4nQMD7zUTN-roCoa8A?sub_confirmation=1

 
 
 
 
 
<iframe width="550" height="600"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21sYRK-e_4k"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allowfullscreen></iframe>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文明之旅, 冬季養生的智慧




天地萬物經數百萬年的演化,依循四季氣候變化,衍生出一套最佳生存模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先賢們自知身為天地間的後起之秀,謙卑地觀察並學習這套生存模式進而調整生活作息,這就是中醫養生學的基礎。

依中醫養生觀,冬季是萬物收藏的季節,其氣候主寒。天地間,枯枝漫天,蟲獸冬眠。萬物盡量地減少能量散失,以等待著明年春天的生機。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氣候地區之間,冬季天氣雖不至於冰天雪地,隨著頻繁的冷氣團襲來,每日晨間驟降的溫度,人們的生活作息當然也必須有所調整。

作息上,應早睡晚起,避開早晚低溫的時段,晨間的活動建議可等太陽露臉再說,且要預防性的加強早晚保暖工作,尤其是年長者。臨床觀察,許多心血管疾病常發生在這些時段,不可忽視。

活動上,運動不宜過度,求輕求緩,最忌諱運動後大汗淋漓,導致風寒從毛孔入裡,輕則頭痛感冒,重則導致五臟寒症。但因此而避開運動亦不好,冬季的寒邪常會凝滯末梢血液循環、繃緊筋肉,適當選擇輕度有氧或健康操才是上策。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武漢肺炎疫情人數 累計77048確診


黄文军,42 岁,湖北孝感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生
2017 年,一名患者赠他的藏头诗末句是:好多患者赞冰心」



请点上一支蜡烛,为他们的无畏与勇气致敬。🕯️

起初,我们不知道你们是谁,但知道你们是为了谁;
而现在,当你们点亮了许许多多人的未来,甚至用生命换生命时,一句「谢谢」又怎么足够。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武漢肺炎疫情还没结束, 大陸內地個城市卻解禁了!!

 今天这篇文章,笔者是抱着怒其不争的想法,边叹息边生闷气写完的。笔者生气,但又知道不能一味指责,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文提醒大家,疫情还没结束,仍需提高警惕。即使只有一个人能听得进去,笔者也觉得值了。




  21日,广州的餐饮商家陶陶居宣布正式接受堂食。他们没有做错,这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的,也做足了准备,只是不到半天,被市场监管部门紧急叫停。理由,说出来也特别无语……先找几张现场图片给你们看看。如果不是还有人戴着口罩,笔者实在想像不到这样的情景居然发生在疫情决战关键时刻的这几天。

  为了经济复苏,笔者能理解商家和政府的做法。但我们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好不容易把疫情慢慢控制到一定程度,大伙儿这热情,也太夸张了吧。

  笔者最近还看到某个公众号作者说,他去爬广州白云山,亲眼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已经开始脱下口罩。我的天!一开始不肯戴口罩,好不容易戴上了,疫情还没结束又飘了吗?

还有更夸张的,比如下图中的四川广元。





221日,四川广元不少人出门晒太阳。在利州广场,市民扎堆喝坝坝茶,一市民拍视频称人山人海全是脑壳,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视频中标示着221日,集市上人头攒动、蔚为壮观,这里面但凡有一个感染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对此,当地政府连夜回应,宣布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这一个个的场景,大家以为疫情结束了吗?是因为确诊的消息越来越少,所以就开始好了伤疤忘了痛吗?

  现在就用事实来告诉大家,现实到底还有多残酷。21日,一些媒体机构还在宣传着广州连续40确诊。




从全国数据来看,截至2124时,死亡人数增加了109人,整个疫情加起来也2348人了。这不是数字,是生命啊!

  2181054分,武昌医院的院长刘智明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救治无效离世,年仅51岁。





视频中哭得撕心裂肺追着灵车跑的,就是刘智明的妻子。

  为了收治病人,刘智明试过几天几夜基本没合眼。可就是这样的人,却不幸被感染,并最终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澎湃新闻为其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医院新楼修好,但刘院长不在了


这句话来自武昌医院一个护士的朋友圈,笔者看到这句话,眼圈泛红。220日,武汉江夏区人民医院30岁的彭银华医生鏖战新冠肺炎不幸殉职。

本来他们应该是幸福美满的一家,可这一切都停留在了2020年的这个早春。还有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了29年的肖俊医生,也在28日倒在了抗疫一线。太多了。

     除了医护人员,还有各种在一线拿着生命在跟疫情搏斗的人。他们原本可以不去冒这个危险的,但为了人民,他们没有退缩。试问,那些现在就松懈的人,对得起他们的牺牲吗?跑出去聚堆的这些人,就算你们不看新闻,钟南山院士他老人家的话,你们也应该听吧?84岁的他还在前线奋战,他也还没说疫情解除。

  我们在后面添堵,这算什么?难道你们忘记了这一个多月我们举全国力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牺牲了多少同胞,损失了多少钱,才有了今天的初具效果。

  每个人都默默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听到的所有好消息,都是用沉重的代价换回来的啊!真的,别在这个时候添乱了,我们真的承受不起疫情的反扑了。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再好好玩、大吃大喝,一个月都熬下来了,不差这几天。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抗疫期間見真章 香港生物科技有人才有市場


港屢屢被評缺乏科研,就連中大前校長沈祖堯都曾指因港府資金少令研究無以為繼,但其實香港的生物科技水平甚高,研發成果甚至成功衝出香港打入東南亞市場。香港人對生物科技可能認識有限,不過一提到現時的疫情,相信不少人都知首台快篩測試機由本地大學研發出品。




生物科技的分類廣泛,一般來說,農業、食品業如基因改造食物、診斷、醫療器械及體外診斷、藥物、幹細胞及再生醫學、傳統中藥都歸納在內。而說起生物科技,多數人都會立即聯想到外國科技,近年多了人提起內地,但好像很少人注意香港,其實香港的生物科技都有很多人才及資源。特別在科學園有不少生物科技公司進駐,香港科技園公司生物醫藥群組高級總監高為元教授接受 Unwire.Pro 專訪時表示,香港在發展生物科技有很大的優勢及商機,並已經將生物醫藥科技訂為創業培育計劃範疇之一。





高教授指出,過去兩個財政預算年度,香港政府 200 億元幫助科技園建立創新發及科技生態系統。他認為本港生物科技行業充滿前景及商機,對於非本地公司而言,香港是進入龐大市場的第一步,包括進入中國內地、新興市場及東南亞國家聯盟市場,所以吸引成熟發展企業、中小企及初創來港。而科技園與很多中小企及初創公司合作,協助他們一起決定應選哪裏為首個進入的市場:究竟是中國內地、美國、歐盟或英國?而籌集資金及市場大小亦屬擴展業務地區的關鍵因素。


除為園區公司提供意見及協助規劃,科技園的生物醫藥科技支援中心更備有多台高端先進儀器及設施,主要以租賃形式用優惠價租給園區公司使用,讓他們不必投資大量資金在設施上,降低公司因添置器材的資金壓力。對於一般初創公司的初期資金有限,可能足夠支薪也不足夠購買機器,所以科技園的設備租賃計劃對於他們來就很重要。


專門為癌症病人提供快速新式基因檢測服務公司 Sanomics,便是其中一間受惠公司。Sanomics 行政總裁施明耀表示,公司於 2015 年成立公司的資金注入為 50 萬港元,當時操作人手僅三人,包括他本人及兩位技術員。施明耀坦言,開業初期受制於資金有限,較少購買機器,大部分研究過程都在科技園的共享實驗室完成。他認為本地醫生很願意嘗試新事物,因為公司研發的生物科技產品在香港市場容易商品化,在開業短短兩年至三年已經成為本地龍頭。近年他決定將業務擴展重心轉至東南亞,例如前年於泰國曼谷開設首個海外分公司,今年將於越南胡志明市,以及於無錫開設分店。施明耀直說:「就是因為有商機,我們才會擴展。」


既然已經成功拓展至東南亞市場,那麼施明耀為何仍堅持以香港作為研發基地?未來香港市場的定位又如何呢?他預期泰國、越南及無錫的業務將可於未來兩年收支平衡,而香港業務方面則不會視為盈利支柱,反而會確立其科研中心地位,繼續以此為中心進行招聘及擴張行業。他又透露,現時公司正在籌備於香港創科板上市,他直言:「推出創科板之後簡直覺得是機會,成為真正本地的生物科技公司,由一批本地的創辦人,到本地創科板條例上市的公司」。他預期上市籌集 50 億港元,當中兩成資金,即是 10 億元作為上市準備,而資金可能用於興建自家 GMP 工場製造試劑盒,以及做大量科研,包括花費於臨床試驗及與藥廠合作。


施明耀希望以行動證明香港的生物科技行業商機處處,「究竟香港人做 biotech 行不行,我就不多講,如果 Sanomics 可以在創科板上市的時候,就已經不用解釋了」


近年中醫興起,不少港人用來看病及養生,原來中藥都有科研有商機的。這間中醫科研及顆粒沖劑公司除了有專利配方藥物之外,亦於連鎖零售商售賣普通感冒沖劑及保健品,近年已經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培力控股主席陳宇齡表示,由前特首董建華年代開始,已經提及發展中醫行業,他認為過去多年政府有投放資源於行業,但初期公司發展中藥科研產品時遇到很多難題,有不少中醫經常反對並提出疑問,例如:「為何你的中藥變為顆粒?顆粒是不可行的,中草藥是需要煲的」。陳宇齡認為中藥需要與時並進及現代化,因此設立自家實驗室及工場,並與本地大學合作基礎科學研究,利用科學數據證明顆粒沖劑可行性及穩定性,甚至證明提取後較直接煲藥的功效更好。他舉例,目前公司的「銀翹散」很受市場歡迎產品,該產品就是與香港大學一同研發,已經售賣了逾十年,而藥物擁有專利成分,包括抗病毒的分子。



有商機就有競爭,培力控股為醫管局供應濃縮中藥配方顆粒產品 14 年,直至 2018 年失去合約,但陳宇齡認為本地市場對產品有需求,因此公司仍維持市佔率。他表示:「香港消費者很聰明,例如香港中藥處方顆粒市場,就算失去這張重要的政府合約,沒有影響其他客戶,公司市場佔有率仍然是七成以上。」


根據醫管局資料,競爭對手的投標價較培力控股便宜三成,陳宇齡透露:「有一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香港中醫藥條例有漏洞,配方顆粒在某類產品是不需要註冊,而我們的產品大部分都註冊。我想大家都知道政府衛生署常常說,如果吃中成藥要留意有沒有註冊,沒有註冊的中成藥不要吃,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醫管局使用的藥品沒有註冊的。」他補充,衛生署中醫藥註冊不簡單,需要測試安全性、農殘、重金屬、微生物及最重要的穩定性,因此註冊一種藥物要數年時間,而每種註冊產品費用要 20 萬元至 50 萬元不等。「我們在衛生署註冊的四百多種藥物費用非常高,現在要我們註冊,之後又使用不需註冊的產品,你是在找我便宜嗎?」


總括而言,生物科技是入門門檻極高的行業,除了人才和技術,研發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設備資金,屬長線投資。近年香港越來越多生物科技公司冒起,受惠於市場的剛性需求,創造一個又一個成功例子,包括將產品商品化於香港及外國銷售、擴充業務至海外市場,甚至成為上市公司。但長遠而言,仍需要政策、人才、資金及設備等支持,才能令行業持續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資料來源: https://unwire.pro/2020/05/22/biotech/executive-interview/

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時事新聞】武漢肺炎是什麼? 武漢肺炎大逃亡!





【時事新聞】武漢肺炎是什麼?  武漢肺炎大逃亡!
臉書搜尋粉絲專頁:@TaiwanBio1 感謝大家支持按讚分享!

武漢肺炎:香港專家估計逾4萬人感染5月「見頂」
香港大醫學院周一(27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新型肺炎最新疫情,梁卓偉在會中作以上估算。

他說,截至周六(25日),估算武漢應有不少於2.5萬人確診,加上仍處於潛伏期、未發病的個案,預料武漢已有4.4萬人感染。而病毒的基本繁殖率為2.13,相當於疫情每6.2日就會倍增。

梁卓偉表示,武漢是華中地區主要交通樞紐,估計部分遭感染人士早在周六(25日)前經各交通工具前往其他省市,最少有18宗個案已進入青島,最高有318宗已進入重慶。

他認為,武漢確診人數將在近期繼續上升,目前還不能說早前的封關措施沒有效用,但隨著部分個案較早前已輸出至其他省市,有關地區疫情將出現大變化,未來幾周會持續出現確診個案。

梁卓偉預計,疫情將會在45月陸續在重慶、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見頂」。其中,重慶與武漢交通連接最頻繁,出入境人流最多,將較其他省市早一至兩周達至頂峰,至67月疫情將慢慢減退。

4月底至5月初高峰期,估算重慶每天的感染病例將增加15萬宗;武漢、上海和北京將分別增加5萬宗。

梁卓偉警告說,疫情有可能蔓延到全球,並建議採取「持續的、非常嚴厲措施」以限制人口流動。

所有以上預測均基於在沒有政府採取公共衛生干預的情況下發生的情況。

他表示,會將研究結果發給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國國家疾控中心和香港特區政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