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武漢肺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武漢肺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半導體感溫晶片貼標全

亞洲大學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食品養與保健生技系教隊


食品安全是人人關心的課題,與溫度息息相關,為了追蹤食的保存及可能生的病菌,蔣育教授團隊開發無線傳能的溫度感測追蹤晶片,把晶片黏貼在食品上,類似RFID的標,可紀錄食品出貨之後的時間,並依據每一個不同時刻紀食品的溫度變化,建立食品的履歷,讓中央主管機關、食品業者、物流業者、消費者等能夠即時、透明、速、明確的掌握食品及其安全的重要資訊。


全程確保有效性、入庫時可依溫度快速分類貨品位置


以無線傳能的半導體晶片監控食品之度變化,在貨品轉換過程中可以保證貨品的有效性;在貨品入庫後更可利用此溫度食品安全資訊,快速、準確的分門別類貨品的位置,並可同時讀取後端食品安全檢數據,接不合格產品,如期、度間動、安檢數據不良者。消費者在拿到食品之後也可以依據食品上面的溫度感測數據,送到雲端運算,就可以得到目前食品的安全係數,換句話說,不用做客戶端的食品檢測,也可以知道客戶端食品的安全係數。


利用氮化進行一對多晶片無線傳能


這項可利用Wi-Fi、4G或5G線傳能之溫度感測半導體晶片技術,特色在使超級電容的半導體感溫晶片,也就是免用電池概念,以氮化(GaN)為基礎以及一對多方式,進多晶片線傳能充電,並可上、下載傳輸食品安全資訊數據,感溫範圍達-55°C至+1250C,无線傳輸距已可達1.2公以上。


晶片具有低成本、低耗能、高靈敏溫度感測、線電能傳輸、一對多傳輸的特性,未來並可持續擴充相關功能,如全球定位、濕度、資訊安全、碰測、LED等能,可利用於低溫物流、運輸、冷鏈、庫存與相關供應鏈管理之應用,利用於醫藥品:疫苗、血液製品;保食品:急凍食品、等、冷飲,蔬菜、水果、水產品、蛋、保存期監控,甚至於藝術品與財產保等,具市場潛力。


技術強項與優勢


關鍵技術整合於食品安全管控領域,具備的特殊功能有:

1.TTi晶片(Temp-Time indicator)具有超低功率損耗之溫度測晶片,具有低功耗4.2nW與

超低溫度係數18ppm/C,可延長100萬倍的使用時間,溫度範圍-55°C至+125C。


2.一對多能量傳輸技術,具50W一100的無線供電發射版,利用5G、4G或W-Fi進行無

線電能傳輸,可同時無線供電給5-10個接收端以上。


3.GaN新型元件與驅動電路,可有效縮小積體電路的面積,讓晶片裝置應用層面更加提

升。


4.成本在台幣0.99元以下。


5.無源式晶片所使用的電容為超電容,也就是免用電池的概念,收放電的效能不是一般

電容能比擬的。


資料來源:https://innoaward.taiwan-healthcare.org/advance_detail.php?REFDOCTYPID=0lmxluatpgjqd6bo&REFDOCID=0r0th31dqcl69sv8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台灣生技業沒那麼弱!創新不輸日韓

全球新冠肺炎威脅未減,在國際疫苗供不應求的現況下,台灣疫苗代工與研發工作,成為生技醫療產業的熱門話題。尤其今(2021)年114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此前立委們也對我國生技醫療實力進行質詢。


台灣生技醫療實力究竟如何?專家認為,即使現階段高端新冠疫苗產量跟不上、聯亞藥在取得EUA上也挫敗,導致市場對產業前景打上問號,但國內上游研究機構能量充足,創新力甚至不輸日韓,一旦正式「轉大人」,產業實力與未來潛力仍被外界看好!

沒想到,這款疫苗上市時竟然「碰壁」,原因是有人認為這項作業「圖利廠商」,在「外國月亮比較圓」情況下,該疫苗不堪市場壓力和輿論影響,最後在1999年黯然退出市場。

到底問題出在哪?涂醒哲認為,簡單地說,就是當時生技產業發展無法迎合市場需求,很多優秀醫生做了臨床試驗,結果卻是拿來「升等」。

涂醒哲說:「台灣醫師大多注重在稀有的臨床試驗,但商品化必需進入市場,且必須普及。」言下之意,就是研發者的思考模式沒有跟產業結合,因而錯失商機。


台灣生技上游研究機構多 創新能力不落後、不輸日韓

不過,過去失敗的案例已讓台灣生技業從中獲得學習,甚至成為產業最重要的養份。

台經院生科中心所長孫智麗指出,或許大家都認為台灣生技醫療著重在代工、大量生產、壓力成本,但其實產業早就從製造思維,慢慢轉為研發知識經濟。

她分析,目前國內的上游學術研究機構非常多,同時成功吸引很多海外藥廠高階主管或科學家,回台或來台研究題材與領域,再加上本土大學的學術機構蓬勃發展,讓國內生技研發實力早就超越外界想像。

據了解,全世界生技發展最好的國家,第一是美國,然後是歐洲各國。至於亞洲國家中,孫智麗直接表明:「台灣生技研發創新能力不會落後」,就連日本、韓國很多創投都會來台找潛力投資標的。

另一個在亞洲擁有超強實力的新加坡,則是因為有跨國藥廠進駐,否則,單以發展生技新藥、研發產業來說,台灣表現不屬於落後,在亞洲是名列前茅!

再以生技產業上市櫃成長家數來看,台灣精準醫療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提到,2009年前,全台只有38家生技上市櫃企業,如今已達到200家(含興櫃),可以看出非常大的成長。過去台灣不會開發疫苗與新藥,如今的新藥開發公司也有好幾十家,已跨過一個很大的門檻。

李鍾熙無奈地說:「現在大家都只關注打不打得到疫苗,所以看不到台灣生技產業其實是有成長的!」他更指出,「連台積電也是花了30年才能成為晶圓代工龍頭!」更何況生技產業發展絕非一蹴可幾,國人應該對其更有信心。

台灣生技產業非一蹴可幾 CDMO起步慢卻進步快、女股神也欽點

事實上,國際上無論是哪個發展生技業的國家,都可不能一步到位,台灣自然也是。如果以CDMO(委託研發與代工生產)為例,有民間業者認為,台灣業者起步雖慢,但進步比起其他國家算非常快。

台康生營運長暨資深副總經理張志榮博士表示,國內約從5年、10年前,才開始有類似台康生這樣的企業投入CDMO產業上,經過這些年,實力和經驗已慢慢與國際接軌、受到國際肯定,品質、技術及量能已逐漸在國際上展露頭角。

以台康生為例,CDMO能力受到日本厚生省國際的查核肯定,相關法規單位也實地查核台灣製藥GMP系統,品質受到國際認可。張志榮說,雖然台灣CDMO起步較南韓晚,但中央確實也看到這塊領域有向上發展的機會,因此當全球都有疫苗代工需求時,民間業者已經有所準備,現在正是非常好的時間點加入代工行列。


而投資業界也對國內生醫領域抱持正面態度。

啟發投顧分析師莊佳螢分析,台灣生技醫藥領域實力堅強,CDMO部分各家各有所長。以台康生相關CDMO業務為例,每年呈現正成長、2020年受惠權利金挹注下,營收突破10億元門檻,今年陸續承接歐、美、日及國內的委託業務,目前已朝國際級的CDMO的角色前進。

另外,另一家生醫廠保瑞藥業,因受惠加拿大廠併購效益及藥品CDMO完整布局,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約4.7億元,年增437%,每股EPS 8.72元;第2季稅後純益約1.3億元,年增217%EPS 2.54元,上半年及第2季營收與獲利雙創歷史新高。

至於晟德集團轉投資的永昕,專注發展生物藥CDMO業務,2020年拿下4個日本專案與3個台灣專案,並自去年首度轉盈後,今年上半年EPS0.32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0.24元。

除了CDMO外,新藥開發也有斬獲,莊佳瑩指出,「女股神」方舟投資(ARK)基金操盤人伍德(Cathie Wood),就曾點名專攻免疫療法的長聖,旗下細胞新藥(UMSC01)於去年獲得食藥署認可,將該藥視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藥物,在在都顯示生技台廠的堅強實力。

CDMO新藥研發邁開腳步 屢接國際訂單

另有不具名業者指出,生技製藥產業範疇很廣,除了大家熟知最具挑戰的新藥研發,再來就是生產高技術門檻困難劑型藥物,而近年的生物相似藥也成為新興議題。

無論哪個領域,台灣產業目前都已累積一定的發展基礎與實力,從不同藥廠已獲得國際合作研發或授權開發合約,就足以證明動能與實力滿滿。如果再加上台灣CDMO領域上的產業鏈完整,有許多國際級設備與人才完整,不少專家都認為,政府如能整合實力「一起打國際盃」,再配合產業政策的點火,台灣生技製藥整體實力將不容國際小覷。

台灣生技醫療還在「青少年」 「轉大人」速度慢

「台灣不該妄自菲薄!」

張志榮補充,台灣生醫產的實力跟東南亞、日本相比不相上下,只是台灣一直以來都習慣唱衰自己,應該要更正向去看待產業發展。

像是高端發展疫苗,張志榮就認為值得國人鼓掌,因為一家小公司,從零開始打拚到能與國際競爭,雖然成果還不算完美,但「就像已經考上大學,現在稍微衣衫不整,要給他時間整理一下」。

至於有人說台灣生技產業還在「青少年」階段,李鍾熙則是認同這種說法。李指出,關鍵在於國內還沒冒出一家真正有份量的生技企業,一旦這家巨獸出現,國際競爭力與形象將加速轉型。不過,李鍾熙也希望業者不要急,因為回頭看看國際上的現況,也沒有幾個國家達到這樣的成果與規模。

李鍾熙強調,台灣生技產業有實力,也確實在進步,只是「轉大人」的速度有點緩慢,並點出最大的困境就是投資不夠、大家沒有耐心等長期回收,政府或民間若能大力挹注、加強力道,相信台灣生技產業將在國際舞台上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8F%B0%E7%81%A3%E7%94%9F%E6%8A%80%E6%A5%AD%E6%B2%92%E9%82%A3%E9%BA%BC%E5%BC%B1-%E5%89%B5%E6%96%B0%E4%B8%8D%E8%BC%B8%E6%97%A5%E9%9F%93-020000935.html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前景的喜與憂

11月4日蔡總統利用錄影為「2021亞洲生技大展」開幕致詞時指出:在全球共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以及對生醫產業的未來發展有更高的關注下,生醫產業是台灣朝向世界的關鍵力量。此外,政府為能加強生醫產業競爭,去年提出「台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希望透過引進先進科技,開發精準預防、診斷及治療照護系統,以打造屬於台灣的精準健康品牌。

台灣生技品牌代理授權商
中國區域代表 祝您
事事順心



從蔡總統的致詞加以觀察,很顯然地期待將台灣生技產業打造為晶片代工產業之外另一重要「護國神山」;尤其是在去年全球突如其來爆發疫情威脅,面對疫苗供應來源短缺之下,讓長期以來較不受到青睞的生技產業,再度掀起社會熱潮,甚至認為政府應該借鏡過去成功扶植晶片代工產業發展經驗,打造完整台灣生技產業生態體系。


無庸置疑,政府過去在扶植晶片代工產業發展的同時,特別將生技產業列入國家未來重要新興產業的發展領域之一,從1984年起設置生物技術開發中心,1997年接著成立「生技與製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7年更進一步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可以發現其端倪。此一期間,包括:2002年「兩兆雙星」、2009年「六大關鍵新興產業」、2016年「5+2產業創新」及2020年「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無不氣勢磅礡積極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2021亞洲生技大展科技部致詞

事實而言,20餘年以來台灣生技產業在政府相關政策支持下,不斷吸引許多海外藥廠來台洽商合作標的,以及不少學者專家投入相關領域研究,讓生技產業的研發與創新能力迎頭趕上日本、南韓,目前部分領域例如較常見的疫苗或新藥逐漸跨越門檻。至於在CDMO(委託研發與代工生產)上,其所呈現的實力與量能,更是不容小覷。


依據經濟部生技產業白皮書資料統計顯示,台灣生技產業營業金額從2012年的3,590億元,逐年成長至2020年的6,011億元,成長接近七成;若以生技產業上市、櫃公司家數來說,從44家逐年增加為124家,增加2倍左右;再就生技股票市值而言,從4千餘億元擴大至1兆1,292億元,擴大2倍以上。此外,創造就業人口超過10萬人、出口金額達到1千3百餘億元,其發展前景可以說是頗為亮麗。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雖台灣生技產業歷經30餘年發展,但從其營業或出口資料統計中發現,仍集中於醫療器材及健康福祉產品相關產業的發展;相對製藥或應用生技相關產業的發展,則是較為遲緩,尤其中、西藥或生物製劑方面,似乎呈現停滯現象。亦即台灣生技產業迄今並未學習晶片代工產業發展模式,讓其打造出較為完整生態體系。


探究其癥結,除了政府不如過去孫運璿、李國鼎等先賢具有頗強烈的使命感及責任心,全力打造晶片代工產業鏈之外,雖提供生技產業租稅、補助等優惠措施,卻讓部分的廠商在營收、盈餘均顯不足下,利用生技產業「第三類股」巧門上市,甚至連結政治利益炒作,從中攫取資本市場利益。然而,最為關鍵的是,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不足,導致迄今無法完整建立生技產業鏈,藉此培育出能夠讓台灣驕傲的國際級公司和獨角獸,進而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顯然不如南韓在國際市場上,已經發展出頗具有名氣的美妝或生技產品代工。


再者,雖長期以來政府相關單位編列許多科技研發經費,但卻又在偏向學理思維主導下,將核心聚焦於較稀有的臨床試驗,甚至部分研究結果成為研究團隊「升等」依據。亦即這些促進與生技產業發展的模式,並未完全與產業之連結,造成研究結果無法透過商品化加以普及,錯失市場化商機。


畢竟,推動生技產業發展並非一蹴可幾,除了面對著國內市場規模狹小、既有資源不足的挑戰之外,不論是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抑或是產品的製造與銷售,更加需要與國際市場之接軌,藉此擴大市場規模,進而從委託研發與代工生產模式中不斷提高競爭基礎。因此,唯有透過鬆綁法規、引進資金、培育人才、接軌國際,以及充分整合生技研究機構分工,串連產業上、中、下游,從需求的角度發展更高端的特殊新藥、疫苗、健康、精準醫療等領域,如此始能打造生技產業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資料來源:https://view.ctee.com.tw/social/33985.html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新冠疫情:歐美防疫鬆綁 拜登不樂見撤強制口罩令

歐洲的德國和荷蘭決定鬆綁防疫,荷蘭一間髮廊還因此人滿為患,連星期日都得開門才能消化客人。而美國疫情雖然趨緩,每天確診人數還是動輒5萬5千人以上,不過看著疫苗持續施打和交貨,有些州決定要放寬防疫限制,不再強制戴口罩,還要開放商家室內營業。悶壞的民眾,以及疫情期間為了維持生計而被迫轉型的業者可能會很開心,醫療專家和總統拜登卻不是很樂見這個情況,拜登甚至批評現在就撤除口罩令,想法如同史前人類一樣不夠明智。
美國德州州長 阿博特: 「現在就是百分之百開放德州的時機。」

拜登總統強烈表示勿取消口罩強制令  攝影:凱文 拉馬克 路透社REUTERS/Kevin Lamarque


美國德州州長阿博特的這段發言,讓民眾雀躍不已,因為10號開始,德州不再強制戴口罩,所有的商業活動也將重啟。一個小時之內,又有另一個州也跟進,宣布防疫鬆綁。
美國密西西比州州長 李維茲:「我們不會再透過政府下重手,因為已經不符合現況了。」
密西西比州也開放讓民眾自己決定要不要戴口罩;另外在西岸的加州,3號開始,包含灣區的舊金山、聖塔克拉拉和納帕在內,共有7個郡的警戒層級,從最高的「紫色」,下降一級到「紅色」,可以恢復餐廳、健身房和電影院等室內活動。


河粉21餐廳老闆 何:「我們超級興奮可以重新開放室內營業,因為(只能坐在室外)很多客人會抱怨天氣。」


餐飲業者準備重振旗鼓,但是醫療專家和美國總統拜登都覺得,解封時候未到。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 佛西:「確診人數遞減的曲線,在過去一周以來呈現持平,我們過去也遇過這樣的狀況。」


佛西提醒,幾個月前美國防疫鬆綁,確實讓疫情升溫;目前美國每天還是有5.5到7萬人新增確診,以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風險還是很高。而總統拜登甚至批評解除口罩令,就像是史前舊石器時代的想法,是在破壞這一路以來,美國好不容易有機會翻轉疫情的努力。
美國總統拜登:「最後,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尼安德塔人式的思維,認為說一切都很好,拿掉你的口罩,(覺得)算了,沒關係。」
拜登希望讓美國的教職人員,在3月底以前接種第一劑疫苗,不過全美國公立學校的老師就超過320萬人,而目前藥廠每周只可以提供約210萬劑疫苗。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 佛西:「我可以理解,大家迫切需要回歸常軌,但是如果把防疫規章完全擺一邊,我們只會再被(疫情)反撲。」


如何兼顧防疫與生計,的確費思量。像是原本專門製作婚禮上精緻大蛋糕的店舖,頓失訂單,只好想辦法轉型。
四月蛋糕店老闆 帕羅米諾:「我們現在靠著賣小一點的蛋糕做生意,而不是那些要價破千美元的蛋糕,我們現在賣很多一百美元左右的蛋糕,我們目前就是靠這個維繫營業。」
這間位在加州已經開業超過30年的小型蛋糕店坦承,利潤不如以往,但是每個月店鋪的成本還是存在,不想要關門大吉,就必須正視疫情下的現實。也有小型企業連整個經營模式,都被疫情翻轉了。


肥皂廚房老闆 余:「作為一個位在高端購物地段的零售商家,你知道的,有很多人潮,這也是我們為甚麼會付(昂貴的)租金。結果我們現在必須歇業然後完全依賴網路拍賣,對我們來說真的不容易。」


不幸中的大幸是,販賣的商品是手工肥皂,疫情期間大家都要「勤洗手」,不怕沒有買家。就連美國的明星企業迪士尼,都決定要關掉60間在北美地區的實體店面,把重心放到網路商城,目前也正在考慮歐洲地區也要大幅撤店。不過,在荷蘭的理髮廳,因為放寬防疫限制,湧入大批客人。


理髮師 范.圖能:「真的非常、非常忙碌,我們連星期天都要營業。」


為了消化客群,設計師得從早上6點開始工作到晚上8點半,但是臉上卻不見厭世的表情,反而很樂在其中。歐洲的另一個國家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宣布防疫來到新的階段,雖然延長封城,但放寬部分限制,讓部分商家可以重新營業,大前提是疫情必須持續穩定,一但疫情再次失控,會緊急剎車,屆時有關當局將重新實施限制措施。

 

source: https://www.texastribune.org/2021/03/03/biden-texas-mask-order/

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國人最怕肺癌!中研院解開最致命基因「PTTG3P」 可望延長病人壽命

肺癌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之首,令人聞之色變。中研院突破性研究發現,肺腺癌組織的最致命基因「PTTG3P」表現越高,癌細胞就會加速成長,且越容易對化療藥物產生抗藥性,將可作為用藥參考,有助延長病人的壽命


非編碼核糖核酸是什麼?

網絡非編碼核糖核酸(英語:non-coding RNA),縮寫ncRNA


在人類細胞的基因組中,僅1/3的「核醣核酸」能夠轉譯出蛋白質,並執行生物功能;而絕大部分的核醣核酸無此功能,被稱為「非編碼核糖核酸」,過去被定義為垃圾基因;直到近幾年來,科學家發現「非編碼核糖核酸」,在疾病惡化及生物細胞學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周玉山指出,該研究團隊發現,肺腺癌組織中的非編碼核糖核酸「PTTG3P」表現越高,就能讓癌細胞加速成長。在小鼠實驗中也證實會降低存活率;而「PTTG3P」高表現量的肺腺癌病人,也對臨床化療藥物,例如:順鉑、紫杉醇,產生抗藥性。此成果已發表於《核酸研究》。


PTTG3P 最致命 加速癌細胞生長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施柔合博士說明,透過生物資訊蒐集肺腺癌患者存活資料的基因表現體數據,找到6個與肺腺癌存活時間相關的「非編碼核糖核酸」,從中發現最為致命的基因「PTTG3P」。
 
在小鼠實驗發現,「PTTG3P」會加速癌細胞成長,降低小鼠存活率;反之,若將小鼠肺部癌細胞的「PTTG3P」表現量減半,則腫瘤生成速度明顯減緩,可提高小鼠存活率。


肺癌化療前 先檢視癌組織

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癌症基因體圖譜,分析肺腺癌化療患者的癌組織,結果發現病人癌組織裡的「PTTG3P」表現越高,對於臨床化療藥物,如順鉑、紫杉醇,會產生抗藥性,使得治療效果打折扣。周玉山建議,肺癌患者使用化療藥物前,可先檢視癌組織裡的「PTTG3P」表現量,有助於提高療效。

source: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2768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印度 AIPSN 對印度對 COVID-19 疫苗的倉促監管批准做出反應

通過生物技術 快報 2021 年 1 月 11 日

生物爭議生物技術新聞SARS-COV2 和 COVID-19 更新


印於 2021 年 1 月號

印度醫療產品監管機構中央藥品標準控制組織 (CDSCO) 於 2020 年 1 月 2 日對兩種 Covid-19 疫苗給予“限制性緊急批准”,即印度血清研究所 (SII) 正在生產的“Covishield”印度正在接受牛津大學-阿斯利康的技術轉讓,以及由 Bharat Biotech 與 ICMR/國家病毒學研究所合作開發的本土“Covaxin”。


AIPSN 讚揚印度科學家、研究機構和疫苗製造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將 Covaxin 等本土疫苗推向前沿,而其他一些候選疫苗僅落後幾個月。當這些疫苗達到至少 50% 功效的門檻要求時,AIPSN 將與其他公民一起歡呼這一勝利以及印度對全球抗擊 Covid-19 大流行的貢獻。


可悲的是,政府和 CDSCO 一起嚴重破壞了這些希望,也削弱了對 Covaxin 和其他針對 Covid-19 的疫苗的信心,特別是關於 Covaxin,原因是缺乏證據和不令人滿意的科學依據、不透明以及對可能的政治問題的擔憂壓力。


SII 的 Covishield 是根據巴西和英國的 III 期臨床試驗數據獲得批准的,英國醫療保健監管機構 (MHRA) 的批准是基於相關公佈數據顯示的 70.4% 的療效,儘管仍有一些灰色與不同劑量有關的領域。CDSCO 批准 SII 的 Covishield 可能需要等待印度正在進行的 III 期試驗和橋樑研究的結果,以證明其功效和生物等效性。然而,鑑於英國的批准,CDSCO 的批准雖然不理想,但可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關於衛生部宣布第一劑和第二劑之間的間隔最長可達 12 週的問題仍然存在,而據了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推薦了 28 天的原始方案。


Bharat Biotech 的 Covaxin 的批准引發了更嚴重的問題。SEC 曾要求從 III 期試驗中獲得更多數據,但似乎在一夜之間被迫重新考慮其決定並在第二天批准,儘管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CDSCO 的聲明顯示,批准僅基於安全性和免疫反應的 I 期和 II 期數據,而沒有來自 III 期試驗的任何療效數據。政府和 ICMR 的高級官員一直在大力捍衛這一決定,強調安全性,並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爭辯說,Covaxin 的設計可能使其更有效地對抗新的英國突變。Covaxin 的共同開發者 ICMR 的意見反映了可能存在的偏見和利益衝突,此外還增加了對監管機構壓力的看法。


SEC 對 Covaxin 的嚴重懷疑反映在 CDSCO 的聲明中,該聲明稱 SII 的 Covishield 被批准“在某些監管條件下在緊急情況下限制使用”,而相比之下,Bharat Biotech-ICMR 的 Covaxin 獲得批准是有許多條件的,例如作為“在公共利益的緊急情況下限制使用,作為一種豐富的預防措施,在臨床試驗模式下,有更多的疫苗接種選擇,特別是在突變菌株感染的情況下(強調補充)。”


正如其形式,政府正在大力推動這一決定,並攻擊所有批評者,包括許多印度著名科學家,他們是印度科學的反對者,他們應該對本土開發的疫苗保持“民族自豪感”。一旦公佈功效數據,這一成就確實會被譽為印度的一項重大科學成就,但這種沒有證據的倉促批准,政府自取其辱。無論印度因本土開發的疫苗在國外獲得的聲望如何,都將被對 Covaxin 以及印度科學、研究和監管機構的信譽所造成的損害所抵消。


資料來源:http://www.biotechexpressmag.com/aipsn-india-reacts-on-hasty-regulatory-approvals-in-india-for-covid-19-vaccines/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台灣生技!醫師的居家防疫撇步:回家必做3件事防病毒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延燒,全台各醫院防疫措施升級,人們幾個月來逐漸鬆懈的心情,突然間又重新緊繃起來。有醫師建議,除了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外,也可以多注意幾個日常細節,更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

輔大醫院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在「許書華醫師-陪妳寫日記」臉書直播中分享,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以在一般紙張存活3小時、銅製錢幣為4小時、衣服表面2天、塑膠製品表面3天,在外科口罩表面甚至可存活長達7天!

由於許書華和先生都是醫師,平時就特別重視居家防疫,並分享自己家中必備的3個防疫撇步──玄關擺放酒精、每天消毒手機和錢包、外套放在通風處。

 

1. 玄關擺放酒精

雙手一整天在外東摸西摸,最容易接觸到病毒。許書華建議在家中玄關擺一瓶酒精,一進門就先消毒手部,將病毒阻絕在外;如果是病毒猖獗的非常時期,她會順便用酒精消毒門把,以免手接觸時轉移病毒。

 

2. 每天消毒手機

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身,手機很容易變成病毒傳播的媒介,儘管雙手洗乾淨了,但一摸手機可能又沾染病毒。許書華說,自己會每天清洗手機殼、用酒精消毒手機;如果擔心螢幕損壞,可用衛生紙沾酒精擦拭。

除了手機之外,許書華也會每天消毒錢包表面;另外根據個人每天常用的隨身物品,例如悠遊卡、零錢等,只要材質許可,她建議每天可用酒精消毒。


3. 外套掛在通風處

許書華提到,如果是非常時期,他們家的衣服幾乎是每天洗,如果沒法當天洗,會將衣服翻到背面,不讓較髒的那面露出來,以免病毒沾染其他物品。

至於冬天外套無法天天洗,她建議大家在家中找一個通風的地方掛起來,或是陽台也可以,切記脫下來之後不要隨便丟在床上;如果外套材質許可,掛起來之後可以用酒精或次氯酸水噴一噴。

根據國外研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醫院內多處都檢出新冠病毒,包括地板、醫護人員的鞋底等;許書華也提到,醫護人員共用的電腦滑鼠、鍵盤、3C螢幕也有高風險,病毒可能透過飛沫沾染,殘留在這些物品表面。

「病毒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許書華呼籲,防疫關頭不需要口水戰,重要的是大家靜下心來,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一起對抗病毒,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出處: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26871


台灣生技!「防疫保單」好夯!全民都瘋搶,有必要跟一波嗎?


桃園疫情擴大,防疫保單近日成熱賣商品。有業者去年底推出的個人防疫險,訴求只要接獲隔離通知書,就能獲得
10萬元理賠,近日造成瘋搶,甚至因此傳出可能停售,又造成更大一波搶購風潮,有必要一窩蜂跟進搶購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包括國泰產、富邦產、旺旺友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推出一些防疫概念保單,但都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唯獨台產去年底推出的個人防疫險,只要接獲隔離通知就賠最受關注。

為何台產這張保單會受到市場關注?

「簡單、易懂、便宜」是關鍵,大部分保險公司的防疫保單會結合醫療保險,或是住院日額保險金,因此每年保險費得數千元起跳。

以富邦產險和臺灣產險的防疫保單來說,兩者均不分性別、年齡、體況、職業,單一費率,為一年期保單,無須疾病等待期。

富邦產物推出的「疫起守護」專案,只要因法定傳染病住院,最低理賠金額每天新台幣1500元,可達到最高45天,至於隔離補償金一次為1萬元,另外關懷保險金一次15000元,保費以35歲女性來看,一年保費1577元。

台產的「秋冬起疫」保單則是凡因法定傳染病遭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等五項處置措施,定額給付隔離或檢疫補償金,兩種保額5萬或10萬元。

要買哪一張?若擔心疫情延燒,導致居家隔離或檢疫,影響工作與收入,台產的「秋冬起疫」也許是不錯的選擇。但若聚焦於隔離/檢疫、自主管理、治療期間的生活開銷或薪資補償,富邦「疫起守護」的保障範圍更全面。

另外,台產保單訴求法定傳染病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就啟動理賠。台灣的法定傳染病有五大類,其中登革熱是第二類,第三類是家長比較擔心的腸病毒和日本腦炎,第四類則是流感併發重症,新冠肺炎則是第五類。

許多家長可能會問,幼兒園全班一週內兩人確診腸病毒,就得「被迫」停課一週,不能到學校,這樣有理賠嗎?

其實,學校通知的是「停課」,不是「居家隔離」,實際訪問台北市某區健康服務中心(衛生所),國內至今只有新冠肺炎有發出隔離通知書,腸病毒是不會發居家隔離通知書的。換句話說,無論水痘流行或是腸病毒,班級停課這張保單是無法理賠的。

至於要不要跟進搶購防疫保單?每天早上出門買早餐,上班,食衣住行都要出門,不知道何時接觸到什麼人,若擔心疫情延燒,也是多一份保障。

文章出處: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7366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生技!防疫有點鬆懈 首度呼籲隨身帶酒精

 

 桃園醫院院內感染延燒,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日首度呼籲民眾隨身帶酒精,口罩更要戴好戴滿。(中央社檔案照片)


桃園醫院院內感染延燒,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首度呼籲民眾隨身帶酒精,口罩更要戴好戴滿,畢竟歷經半年沒有本土疫情,在防疫上確實有一點鬆懈。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爆發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感染,截至昨天已有2醫、4護、1外籍看護、2名確診者家屬染疫,今天又新增一名本土病例。

陳時中今天在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也提到可以隨身攜帶酒精,若是非要觸碰到某些地方,可以將場地稍微消毒一下,對個人是有保障的。

媒體詢問為何首度呼籲民眾隨身帶酒精,陳時中說,是希望大家盡量攜帶,畢竟不能完全排除接觸傳染的可能性,有更多的好習慣,對自己保護更好,口罩盡量戴好,勤洗手,盡量避免碰觸口鼻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陳時中也提到,台灣在這半年多來沒有確診案例,大家防疫確實有一點鬆懈。他舉例,以前回家時都會想趕快把外套脫在門口,鞋子還要噴一噴,家人也會提醒,但這段間相對少了,病毒確實是無所不在,多一份小心是多一份保障。


文章出處: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1200180.aspx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最沉默的研發黑馬! 台灣新冠疫苗新布局

面對疫情,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早早組成「新冠疫苗國家隊」,包括中研院、國衛院、國光生醫、高端疫苗等廠商,他們第一時間投入研發疫苗的行列,研發技術也不同。

其中國光、高端及聯亞研發的新冠疫苗已經完成一期臨床試驗,即將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預計2020年底開始。由於台灣防疫措施嚴謹,確診率低,如果要完全在台灣投入第二期臨床,很難看到疫苗效果。因此本土疫苗廠陸續有和海外國家洽談,合作進行二期試驗,也有廠商打算將三期試驗延伸到南亞國家。


台灣訂緊急授權條件
二期臨床過關即可量產

衛福部食藥署在10月中旬訂出緊急授權條件,在未來,候選疫苗只要通過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達3000人,且追蹤1個月確保有效性及安全性,將可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屆時每支候選疫苗可生產100萬劑,並視疫情情況優先提供給國內高風險族群使用。

為避免受試者招募不易而使臨床試驗推遲,衛福部1111日公開招募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2萬名受試者,創下台灣疫苗研發史上首次由中央號召志願者先例。

三管齊下存疫苗
政策方向轉為「國際預購」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疫苗策略已經從「緊急授權製造」轉向「向國際預購」。由於各國緊急授權製造所要求的量非常大,台灣雖然可以消化訂單,但如果未來要出售或贈送,還會剩很多,容易把台灣疫苗生產的量能占滿,因此疫苗政策趨向國際預購或透過Covax平台爭取,以及扶植本土疫苗廠。

買到哪家新冠疫苗?
盤點我國「疫苗口袋名單」



台灣疫苗情形(截至20201230日)
目前掌握疫苗劑量:2000萬劑
買到哪個國際廠牌:目前牛津疫苗1000萬劑、Covax476萬劑及另一家洽談中(指揮官陳時中透露)
疫苗到貨具體時間:20213
預計接種疫苗時間:20213月至6月(視疫苗發展而定)

陳時中表示,為使疫苗能發揮群體免疫效益,指揮中心規劃採購涵蓋約65%人口之需求劑量,以每人接種2劑估算,預計購置3000萬劑疫苗,並以公費方式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所訂之接種對象優先順序,提供醫事人員等風險族群接種。預期最早可能供貨時程為20213月,疫苗所需冷鏈系統也已規劃。

陳時中也表示,我國直接和藥廠接洽已取得1000萬劑新冠疫苗,加上從Covax平台取得的約476萬劑及另一家洽談中,目前我國確定握有2000萬劑疫苗。

至於台灣何時才能打到新冠肺炎疫苗?陳時中說道,原本預計是2021年中施打,時程可能會提前到36月間開始接種第一劑,但第二劑應無法在年中前打完,得看疫苗發展而定。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https://topic.udn.com/event/COVID19_vaccines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疫情變種45國淪陷 憂疫苗恐難壓住

 


雖然目前全球新冠疫苗逐漸開放接種,但已出現高度傳播的變種病毒,且至少45個國家淪陷。綜合外媒報導,疫情變種最初被認為是從英國(B117)與南非傳出,隨後在美國、歐洲都出現從B117再突變的病毒株,11日報導日本更發現來自巴西旅客的變種,雖然病毒變種是必然現象,但傳播能力更強的B117讓疫情重燃更難防範。

超過45國淪陷

根據《衛報》的整理報導,截至上週末,全球已有45個國家/地區發現來自英國的變種病毒,其中有13個國家的變種體確定是與英國同款的B117變種,其他是持續突變的新型。英國也是因為B117變種,重啟第三次的境內封鎖。

B117擁有高強度的傳播性,最早於去年9月出現在英國郊區肯特,當地延到11月才封鎖,但傳播能力被估計是原型態156%B117,已經通過10月至12月間的旅客傳播到各國,該網統計,期間英國旅客的總數超過8百萬,在沒有全面監控的情況下,難以追蹤全球各地的傳播路徑。

目前按疫情線性圖整理,全球出現數種變體,多數來自從英國B117與南非501.V2變化而來,並在各國境內傳播後出現更多變化。諸如歐洲多數國家,儘管在聖誕節期間已經關閉對英國的邊界,但英國旅客的病毒散佈早擋不住,多已演變成境內變種的本地傳播,包含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德國等。

變種太快疫苗恐無效

事實上,病毒變種是必然現象,傳播性變強變弱則不一定,這次在英國變體之前,去年第一波席捲歐洲的D614G就是超強傳播性的變種體。據《TIMES》報導,當前全球研發前三快的疫苗都還能解決目前的變種病毒,但問題是,如果變種在各國境內變化速度越快,可能會產生Vaccine Escape(逃出疫苗掌控性),就更加難防,這也是上述疫情線性圖追蹤內,歐洲大規模本地傳播變種病毒的隱憂。

11日最新傳出的變種體出現在我國附近,日本與俄國相繼傳出境外移入的變種疫情,據《CTV網》報導,從巴西亞馬遜州前往日本的巴西旅客發現一種新變體,不同於英國與南非的變種;《路透社》也報導,俄羅斯已關閉與英國的航班,但仍在英國旅客身上發現變種病毒,目前還在分析階段。


文章出處:聯合報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4/5165571

 


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

【武漢肺炎】淋巴癌末期患者染疫後-- 腫瘤竟大幅消失!

 《英國血液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本周發表一個神奇案例,一名罹患淋巴癌末期的患者,在不幸感染武漢肺炎後數個月,醫師再次為他進行檢查時,意外發現,該患者體內的淋巴癌腫瘤,竟然大規模消失,讓醫師都感到驚奇。

圖片來源 : onlinelibrary.wiley.com

出版時間: 2021/01/09 12:04
更新時間: 2021/01/09 13:15



報告指出,這名61歲男子,原本就有罹患腎臟疾病,並做過腎臟移植手術,但手術失敗後他持續洗腎,免疫化學治療也已停頓3年。不過之後該名患者出現淋巴結腫大和體重減輕,於是再次入院,但這一次醫生發現他罹患了何杰金氏症(Hodgkins disease),也就是淋巴癌,而且還是屬於末期階段。
到了去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這名患者又出現呼吸困難與氣喘,到醫院就醫,證實罹患武肺。院方安排這名患者住院,11天後認為他的狀況已經好轉,於是讓他回家休養,住院期間也沒有讓他使用任何免疫相關的藥物。


4個月後男子回院複診,醫師為他進行正子斷層掃描,卻意外發現原本存在於男子體內的淋巴癌腫瘤,竟然大規模消失,讓醫師都嘖嘖稱奇。至於癌腫瘤消失的原因為何,醫師表示仍要進一步研究才知,但初步假設,是人體在感染武肺之後,觸發了抗癌的免疫反應。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彩色口罩恐藏毒致癌?胸腔科醫師曝:「這3種顏色」才安全

 

為因應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口罩成為人人防疫的必備物資,但近日傳出有彩色口罩疑似含致癌的「偶氮色料」,恐造成人體危害,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過去醫用口罩多針對功效進行檢驗,未來會將色素納入常規抽驗,若有違規最高罰200萬元。對此,有胸腔科醫師指出,若想戴彩色口罩,其中有3個顏色是安全的選擇,民眾可以安心配戴。


日前,胸腔科醫師黃軒在部落格「探路客」發文,黃軒提到,長時間佩戴口罩,呼出來的氣體會沾濕口罩,在濕度、溫度高的情況下,有少部份油墨有機會水解成小型分子,釋出極少量偶氮染料,有一定毒性,不過釋出的劑量非常少,而且呈氣體,很快就會散去;加上水溶性的偶氮染料是進入人體腸胃系統,如不被吸收,便會被直接排放,所以很安全。

 



黃軒指出,台灣著名口罩品牌中衛曾表示,醫療口罩用的不織布並非化學染色,而是採用名為「色母粒」的熱塑樹脂材料著色劑,加上PP塑膠粒,經高溫高壓融噴成彩色不織布,再加工製成口罩,整個程序未經化學染色,因此不會出現褪色問題



黃軒說,醫護人員多用藍色或綠色的外科口罩,普遍「藍、綠、粉紅」等常見顏色,均使用色母粒著色,這3種顏色,都是可以安心配戴的顏色。黃軒解釋,其實彩色口罩內層接觸嘴巴的部份,幾乎不會染色,一般人可以放心使用,但特別提醒,口罩濕了,就要記得更換。


文章出處: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7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