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飲料或咖啡替代白開水可以嗎?

 每天喝飲料或咖啡替代白開水可以嗎?民眾都知道「沒事多喝水」,但對於「水份」的界定有所疑惑,到底日常飲食中的飲品、蔬菜水果算不算在水份的攝取量之中?每日有無建議飲用量呢?  


一般人對於「飲料或咖啡替代白開水可以嗎?」,營養師通常都是予以否定,因為像咖啡、茶、果汁、湯、牛奶和豆漿等飲品,含其他如糖、蛋白質等物質,若把它視為水份的補給,容易攝取過多熱量,進而導致肥胖。


那喝了飲料需不需要補充更多水來稀釋?范縈渝說明補水秘訣,首先,每個人每天的攝取水分需達體重(公斤)×30ml,若是飲用過多含熱量的飲品,建議增加運動量去消耗卡路里,除非是喝會幫助脫水飲料如咖啡和濃茶,才需要多加補水,另外,常運動或從事戶外活動者,因為容易大流汗,同樣需要喝比平常還多的水量。





1.幫助身體排毒

喝水可以幫助新陳代謝,將身體裡殘留的大量的毒素做清理和淨化。


2.保護心臟

心臟病患者非常容易發生心肌梗塞,這時喝水能起到降低血液濃度的作用,藉此增加血液循環。


3.促進疾病恢復

研究顯示,感冒時容易大量出汗,導致人體缺水,此時適當補充水分就很重要,幫助維持人體代謝的平衡,另外,大量喝水有利於排尿及排汗,將身體裡的細菌和和毒素從體內排除。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秋冬疫情即將來臨 陳時中:台灣有等疫苗的本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晚上上電視政論節目接受主持人周玉蔻的專訪,談到秋冬疫情即將來臨,台灣面臨還沒有疫苗,如何預防下一波威脅?陳時中表示,台灣有等疫苗的本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現在近兩週每天都有零星一個到兩個境外移入個案,代表國外的疫情相對是嚴重的,昨天全世界也破紀錄一天有三十萬確診數字,國外是很高的數字,北美有下降,但印度中南美都持續升,所以台灣居家檢疫要繼續確實做好。




疫苗部分,陳時中表示,對台灣來說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台灣疫情相對穩定,所以打疫苗的需求沒有那麼急迫,有利的地方在於沒有那麼急,所以有觀察的時間,這是好的。他指出,疫苗過去研發都要十年,現在要趕在一年內做出來,所以大家一定會評估打疫苗在這樣情況下打還是不打比較好,台灣有等的本錢。




陳時中表示,現在本土已經150天沒有病例,社區很安全,但沒辦法估計可以等多久,不過也不代表非要等久不可,「疫苗有效,我們就會早一點打。」




至於冬天的超前部署,陳時中表示,病毒天氣冷時趨向於活躍,這是以往病毒感染的印象,且南半球冬季也沒有特別爆發的情況,提高警覺,扎實把防疫做好就可以。


資料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911005466-26405?chdtv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防偽口罩曝光!Made In Taiwan加註MD

 仿冒口罩層出不窮,工具機業者再組國家隊,分工製作標示醫用(MD)及台灣製造(MIT)的鋼印滾輪,桃園善存科技公司首批取得模具,124條生產線順利上線,口罩正面右下角在Made In Taiwan後增加MD兩字標示醫用口罩,防偽標示確保實名制口罩不遭混用。


為了讓實名制口罩增加防偽標示,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成立TMBA口罩防偽滾輪工作小組,力拼915日前完成200多支防偽壓花滾輪,滿足口罩國家隊所生產口罩的防偽需求,其中善存公司今日已拿到4個成人口罩的模具,在Made In Taiwan後增加MD兩字,以平均1條生產線單日可生產10萬片口罩計算,每日約可產出40萬片防偽醫用口罩。


桃園市經發局指出,善存科技原本主要生產預錄式光碟片,以及不織布光碟包裝袋,看似與防疫物資無關,但善存科技董事長阮登發發現生產不織布光碟包裝袋的設備及材料,與醫用口罩類似,決定進一步投資,並在市府協助取得醫用口罩製造許可證後,加入口罩國家隊的陣容。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34361.html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台灣生技題材接力 後市行情續俏

回首上半年疫情開始後,幾乎每個月都有生技產業的題材,3月口罩、疫苗、檢測等防疫股股價大躍進,4月有合一簽下台灣新藥史上最大對外授權案,帶動整體新藥股上攻,5月總統就職典禮表示,生技為六大核心產業之一,68日則推出台灣生技期貨,提供投資人避險等運用。



緊接著7月延長生技新藥產業條例再十年,以及722日登場的亞洲生技大展,有助台灣生技產業曝光於國際,預計整年度生技題材將持續火熱。


這波生技股上漲,由防疫股打前鋒,後由新藥股來接棒,許多新藥股公司都有好消息傳出,如生華科受國際期刊CELL點名旗下的新藥對肺炎有顯著的效果,被國際大廠輝瑞看中,獲得贊助臨床經費。


另外,藥華旗下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的新藥P1101,繼取得歐盟及台灣藥證後,再獲韓國孤兒藥資格,有機會於明年取得韓國藥證,未來營運成長具期待性。新藥股無法像製藥以營收成長性為依據,新藥股的研發進度是觀察重點。


隨著生技股半年報陸續公布,無業績支撐及展望不佳的個股恐會大幅拉回,而在資金浪潮下,投資人須理性選股,並由個股基本面來檢視。而臺灣生技指數至7月高檔拉回,今天收4717.61點,部分個股乖離過大,短期表現將回歸基本面。若持有相關個股的投資朋友,可考慮以期交所推出的臺灣生技期貨避險運用。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futures/315844.html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台灣生技產業口罩國家隊南六企業 捐贈日本300萬枚口罩

 2020-08-12 13:15:03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2日報導〕台灣口罩國家隊的南六企業與八田與一基金會捐贈日本300萬枚醫療及外科手術口罩,首批100萬枚預定今天運抵東京港。南六董事長黃清山表示,南六的產品出口日本已有超過40年以上的實績,他對日本有特別深厚的感情,看到日本目前仍飽受疫

情之苦,所以決定這次的捐贈行動。




首批百萬枚口罩的捐贈對象,包括東京都廳醫療單位42萬枚、台僑團體全日本台灣連合會43萬枚、駐日代表處5萬枚,以及八田與一的故鄉石川縣的金澤市和加賀市等,其中還有鱈魚香酥和東元電機桃園廠等台企認捐。首批口罩預計日本中元節連續假期後進行配送,目前已經開始準備第2

批出貨。




台灣政府在今年4月下旬捐贈給日本200萬枚口罩,並透過友台國會議員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分送各地方醫療機關和特殊學校,以紓解日本口罩不足的狀況。這次南六和八田與一基金會捐贈300萬枚口罩,比官方捐贈的數量還多。


南六企業是台灣主要口罩生產商,也是亞洲第2大不織布供應商,疫情爆發後加入口罩國家隊,對台灣成功防疫發揮了關鍵的角色功能。黃清山同時身兼八田與一基金會副董事,響應八田基金會的號召,由南六企業和八田與一基金會聯名,向日本各界捐贈300萬枚口罩。


發起這次捐贈活動的八田與一基金會董事邱貴表示,以八田與一為首的許多日本人,曾經為台灣的發展做出貢獻,紀念八田與一、促進台日友好是他們多年以來的宗旨。這批口罩是台灣民間的一點心意,希望日本早日走出疫情。


黃清山表示,除了日本,另外也向印度、美國、菲律賓、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多所大專院校等捐贈口罩超過300萬枚。最近疫情似有捲土重來的跡象,南六已經做足準備,目前平面口罩機有40台,另外5台是N95口罩,9月起口罩月產將達1億片,到時會成為台灣最大口罩製造商。


資料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57835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台灣下一個半導體產業在哪?新藥大老:台灣生技業正處於完美風暴

今年新科院士楊育民對於科技產業的發展,希望能在生技業處於完美狀態的情況下,鼓勵我國年輕人把握機會,創造台灣下一個半導體的盛世。


過去40幾年,台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時至今日半導體已成為我國GDP的重要來源。迎接科技產業的未來,剛出爐的新科院士AbGenomics新藥公司董事長楊育民就表示,生物科技產業現在正處於一個完美的風暴(Perfect Storm)裡面,我們要積極布建生態系統,讓生物科技產業成為下一個創造台灣奇蹟的半導體2.0




工研院為表彰在產業發展與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有傑出貢獻的個人,促進我國科技發展,特別設置「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於15日在新竹舉辦「第八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包括楊育民、台泥企業團總執行長張安平、華邦電子公司董事長焦佑鈞、亞力電機集團總裁楊振通及台塑公司董事長林健男等五位產業大老,成本屆新科院士。

 


完美風暴!鼓勵年輕人要敢衝生技業

楊育民以完美風暴來形容現在生物科技產業的狀況,所謂完美風暴是一種特殊的氣象奇觀,它能夠帶來極大的能量、具有極大的摧毀能力。生物科技的發展正處於這樣的情況,包括生物學家、化學家、工程師等專業人士以及網際網路將所有資訊都連接在一起,促成這個狀態,所以他鼓勵台灣年輕人要把握這個機會順著完美風暴騰雲駕霧而上。



另一個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完整的生態系統,他以過去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也孕育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研發、科技IP、人才培育,打造完整生態鏈,每個環節都發揮到小螺絲釘的角色,才有今天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所以他相信台灣能夠再次創造奇蹟,不能在生技產業中交白卷。


 


楊育民也表示現在他可以做的,就是盡他的生技產業「天命」,盡力協助年輕人。


他口中的盡力,就是他積極貢獻自己所能的竹北生醫園區,2006年當時他與林秋雄、蘇懷仁、張有德等七人制定竹北生醫園區的發展目標與策略,期待以研發中心、育成中心即園區醫院等三大中心作為帶動國家生技產業的發展重鎮,因為楊育民了解生技業的發展不若其他產業,投資技術的回收期較長,因此要透過政府跟民間攜手合作,才能有長遠的發展,也才能真正為人民創造福祉。當日總統蔡英文也在現場致詞時特別點出楊育民在我國生技發展下的貢獻。



 


人才不能等,斜槓跟好制度是必要條件


不僅如此,楊育民口中生態系裡面的人才培育不僅速度要再加快,更要同時培養專業人才、跨領域人才。此外要建立起良好的誘因制度,這個制度必須秉持公平、公正、公開,才能讓體制內真正付出、認真的同仁能有回報。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在會後進行受訪時也表示,工研院作為法人單位,不僅是孕育科技產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更是作為產業跟學界的一個重要橋樑,將學界人才在這個單位接受磨練、並在出師後投入產業界繼續貢獻。他進一步指出,很多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可能對於產業的技術需求一知半解、能力也未符合產業的需求,透過在工研院期間的磨練更能掌握技術如何與產業界銜接,進而在將來成為投入產業界的有用人才。


下一個40年,台灣是否能在生技產業中搶下另一個奇蹟,吸取前輩的經驗、與產官學界的攜手合作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5114/itri-academician-issue-president-industrial-innovation


生技新條例2022年上路 財部將提供租稅獎勵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日電)「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明年底將落日,經濟部規劃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納入新條例適用範圍;財政部賦稅署長許慈美表示,在3前提下會提供適度租稅獎勵。

為期3天的2020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今天邁入第2天,討論主題為「以精準健康翻轉產業創新」。



經濟部技術處代理處長林德生在會中表示,2022年上路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將增修內容,包括人用新藥放寬新劑型、再生醫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其他策略生技醫藥產品等,也盼持續提供租稅優惠等獎勵措施。


依現行「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獎勵措施包括研發和人培支出可折抵35%營所稅、個人股東股款20%可抵減營所稅、技術股與認股權憑證緩課等。


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流時,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自2007年公告以來,至今為支撐台灣生技新藥醫療器材發展主力,規劃明年1231日落日後,將公告「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實施至2031年底。


楊志清說,生技新藥產業特性研發期程很長、資金需求大、風險性高,不過一旦成功,產品報酬率大、生命週期也長。而從法規上路以來,已有151家公司獲生技新藥認定資格,並提出364項產品,其中有47項推到市場上。


他舉國光生技研發四價流感疫苗及研發愛滋病用藥的中裕新藥為例,指國光2009年取得認定資格,2017年才將產品上市、2019年在泰國上市,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中裕新藥2008年取得資格,2018年藥物才在美國上市、去年在歐盟上市。


楊志清說,從實例中可看到,從創新研究、動物驗證及臨床一期、二期與三期到最後產品上市,不僅期程長,中間也會需要資金挹注。





楊志清表示,產業發展涉及不同面向,意即未來將是跨領域整合,因此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納入下一波生技條例適用範圍。他舉例,5G可應用於遠距醫療、AI則能讓醫師藉由輔助做更精確的判讀、IoT則是透過各種穿戴裝置搜集相關資訊。


BTC海外委員孔繁建認為,在生技產業發展上,政府可提供誘因,但最主要的生力軍還是投資人,像是如何吸引國際上的聰明資金(smart money)等;前中研院院長、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啓惠認為,政府的鼓勵和引導對產業發展相當重要,特別是資金、人才和法規,會帶給產業一個關鍵性影響。


翁啓惠對條例增修持正面看法,但他認為,精準醫療與數位醫療應屬於領域,而非項目,希望能有特殊項目規範;策略生技產品部分,考量到與國家安全相關的供應鏈問題,可以就國安部分來思索,建議增修的這三部分能有更具體的內容。


許慈美說,會配合經濟部一些規劃,兩個部會在租稅優惠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前提下,提供適度租稅獎勵,盼能兼顧政策目的及財政健全,建立優質的租稅環境,增加投資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9020179.aspx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台灣生技抗疫國家隊成軍 檢測及疫苗成焦點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日電)全球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威脅,各國升高防疫警戒,一場與病毒賽跑的醫療生技競賽同步展開。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界抗疫國家隊快速成軍,能否搶先找到突破點揚眉國際,備受期待。
防疫視同作戰,在經濟部及民間口罩工廠、物流、通路合作組成「國家級團隊」下,台灣化解了口罩之亂的集體焦慮,也讓所有人見識到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的高效率。
除了口罩、防護衣、耳/額溫槍、乾洗手、護目鏡等基本防疫品之外,接下來包括檢測試劑、藥物及疫苗的研發製造,才是對抗病毒擴散的決戰關鍵。

台灣生技醫療業界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中心、國光生醫、高端疫苗、亞諾法、台康生技、台灣圓點等廠商,均在第一時間積極投入研發抗疫行列,組成抗疫國家隊,鎖定檢測試劑、疫苗及治療藥物三大方向。





國衛院多管齊下研發藥物及疫苗,希望能迅速找到可抑制武漢肺炎的藥物,除了篩選出200多種藥物即將著手動物實驗,也針對有望治療武漢肺炎的「瑞德西韋」藥物,積極蒐集原料進行合成工作。今天傳出好消息,已成功完成毫克級合成,2週內可提升至公克級合成,有望促成台灣自產,未來備而不用。

生技中心雙管齊下切入快篩與治療,執行長吳忠勳表示,生技中心擁有龐大的抗體基因庫,在病毒檢測、治療性疫苗與抗體藥物開發也累積出許多經驗,已啟動快篩診斷試劑與治療性藥品的研發。

世界衛生組織(WHO211日將武漢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高端疫苗公司選擇投入檢測試劑及疫苗開發,12日宣布已完成新型冠狀病毒RT-PCR核酸檢測套組開發,並向台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提出許可申請;17日再宣布已與美國國衛院(NIH)簽約合作開發新冠肺炎疫苗,成為NIH唯二授權合作的公司,引發各界關注。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在宣布與美國國衛院合作開發新冠肺炎疫苗的記者會中,略帶激動的表示「這搞不好是可以幫助台灣拿到WHO入場票的一個機會點」。

總統蔡英文今天也在視察國衛院後,前往新竹參訪高端疫苗公司,了解目前我國民間研發疫苗能量和現況。她期待高端疫苗公司和美國國衛院合作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能早日開花結果,證明台灣團隊在疫苗開發和生產上,擁有進軍全球市場的實力。

李鍾熙認為,大陸疫情嚴重對台灣的威脅相當大,因為過去SARS的經驗讓國際大藥廠投入開發疫苗的意願不大,如果台灣能夠在政府力量推動下,也許在這場賽局中有機會跑第一,不僅能為自己解決問題,更能為全球提供協助,肯定讓台灣生技業國際地位更上層樓。

前衛生署長、現任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也認為,因應新冠病毒流感化的可能,台灣是有能力自備疫苗產製,可以藉由政府力量推動國產疫苗。(編輯:張良知)1090220

資料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2200388.aspx

這起背信案大逆轉獲判無罪 事件背後卻給台灣生技業帶來2個重要訊息


▲晟德董事長林榮錦。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遭前東家、生技廠東洋控告背信案纏訟多年,於2020年五月27日高院宣判二審結果,林榮錦獲判無罪。這個引發生技業分裂為兩陣營的官司案,如今讓林榮錦有「雨再大,終究盼到天晴」之感。不過,東洋隨即宣布會再上訴,後續會如何發展值得觀察。

成立至今已60年的東洋,1994年因不堪虧損,找來林榮錦入主救火,成功將公司救活並讓股票上櫃。2008年,林榮錦想進軍國際市場,找到瑞士Inopha AG合作歐洲藥證申請,學習國際經驗。

不過,這個合作案卻變成東洋狀告林榮錦的官司事件。2014年6月,東洋由林榮錦北醫同學蕭英鈞接任董事長,控告林榮錦將乳癌、卵巢癌及精神分裂症等多項具專利的新藥製藥技術,無償授權給瑞士Inopha AG公司,涉掏空東洋30億元。

2017年,台北地院宣判第一審判決,依證交法不合營業常規交易罪、背信等4罪,判林榮錦有罪,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並沒收不法所得。不過,今天的二審宣制,法官認定無從確認東洋方面的損失,因此判決無罪。

為何一審判10年刑期,二審卻判無罪,難道又是恐龍法官?很多人可能會有這種疑問,不過,答案顯然並非如此,二審判決會急轉直下,應該事出有因。

筆者在庭訊過程曾到法院,聆聽雙方挑燈夜戰的辯論內容,在二審交叉辯論過程中,確實出現一審時沒有提出的各項事證,這是二審結果會翻牌的可能原因。或許這個解答,就留給即將正式公布的審判書來揭曉!


 

訊息一:生技產業複雜 主管機關、司法體系需要時間學習


據了解,雙方爭議的焦點,顯然是出自於對商業價值、決策流程及科學數據等的看法不同。東洋訴求這個藥的價值很高,並指控林榮錦沒有經過董事會,涉嫌掏空公司30億元。

不過,生技新醫公司進行的每一項開發案,其實都充滿著不確定性,12年前東洋開發的這個新藥也是如此。

當時,這個產品介於生物藥與化學藥間,相關的CMC(藥品化學、製造與管制)也很複雜,連生物相似藥的法規都還沒有出來,因此當時林榮錦的判斷是,此藥若投資下去前景難料,而且要忍受很長的資金與時間成本,風險相當高,因此若有公司願意幫忙承擔風險,就一起合作開發,做成了公司就賺到,沒做成損失也不大。

於是,林榮錦當時便決定找瑞士Inopha AG公司合作開發,但在決策程序中沒有送交董事會,東洋便緊咬不放,不斷質疑其中有問題,雙方的法律攻防也都在這些程序及價值等判斷上。

生技醫藥產業這幾年來為何風波不斷,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產業太複雜,從主管機關、媒體、投資人,再到檢察官、法官的司法體系,大家都需要時間學習。

生技產業不僅進入障礙高,學習曲線也比任何產業都要長很多,不僅有許多專業知識不易理解,更困難的是在這些名詞背後,隱藏了許多水深難測且高度不確定性的產業特性,一般人根本無從理解,也因此容易衍生出各種紛爭與事端。



因此,不論是東洋與林榮錦的爭議,或是去年初獲判無罪的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也都在經歷這種漫長的學習過程。

回到一年多前,被控涉嫌賄賂的浩鼎翁啟惠判例,這個案子不只有科學上的辯證,還有更複雜的政治因素。

訊息二:國家機器變成工具 台灣生技業需要靠智慧前進


從最初整個社會氛圍與媒體報導,不斷將這個案件擴大解釋,到後來審理此案的法官認真釐清相關科學知識與證據,一審判決翁啟惠無罪,之後檢察官也衡量本身有限的證據,最後決定放棄上訴,還給翁院長一個清白,也讓一個無謂的訴訟得以停止。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任何案件只要進入司法程序,可能造成巨大且難以彌補的傷害。不論是翁啟惠或林榮錦,每天面對媒體辦案,輿論壓力如排山倒海而來,早就是未審先判;至於法院、檢察官在眾人皆曰可殺的氛圍下,要讓自己的決策不受影響也相當困難。

其實,很多生技界人士都知道,東洋與林榮錦這個案子,原本是兩個同學間的恩怨,但如今大動干戈、對簿公堂,讓兩家上市櫃公司耗費大筆資源、人力,實在是一個最壞的結果。尤其動用到國家機器、司法審判的力量,這種破壞所造成的損害程度太高,要讓產業及社會大眾透過這個方式來學習,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

如今,東洋已表示此案還會繼續上訴,其擁有陣營堅強的董事會成員,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董事長林全,要如何發揮董事會集體決策的智慧,選擇一條對產業、對企業、對投資人都正面的決定,才是這件訴訟案能否順利落幕的關鍵。

和解才能共生、合作才能興利,台灣生技產業經歷這麼多年的苦難與折磨,挑戰還不夠多嗎?如今在全球新冠肺炎陰影仍舊揮之不去的當下,正是台灣生技業集結實力,再次攀登另一個高峰的時刻。減少一件煩人的訴訟,產業發展可以再大步向前,或許這應該是最多人期待的事了。

助攻台灣生技躍兆元產業 東元開發生技園區 不停歇


拚當政府扶持台灣生技為兆元產業的重要推手,東元集團布局生技園區馬不停蹄!集團會長黃茂雄表示,斥資50億元興建的「台北生技園區」,正力拚2023年啟用;而東元新莊科技園區,也規劃做為生技業的生產基地,俾以串接整體南港生技產業聚落。


此外,東元支持政府南向政策,2018年起也在印度班加羅爾投入科技產業園區開發計畫,該國際科技創新園區(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Park)第一期面積約28公頃(70英畝),將建置生技、資訊/電子製造、工具機及電動車等相關產業鏈。


印度國際科技創新園區規劃於8月動工,明年落成啟用,目前已有日本三井和美國等重磅公司預計將進駐。


「台北生技園區」是全台首件聚焦生技產業發展的BOT開發案,由東元集團旗下世正開發建造經營,該基地土地面積為4,500坪,將開發為地上17層樓、地下三層樓當生技園區,總樓地板面積則為2.85萬坪,預計2022年底完工,2023年啟用。


黃茂雄指出,世正開發已有成功打造南港軟體園區經驗,目前南軟二 F棟的生技大樓,已引進80多家生技廠商進駐,其中超過20家為上市櫃公司,創造的市值高佔整體生技市值一半以上。


黃茂雄表示,台灣因防疫成功,全球知名度大增,醫療、公衛和民眾的知識水平備受國際肯定,加上生技新藥產業條例2021年落日將再延長10年至2031年,適用範圍也從原 本的新藥、高風險醫材、動植物用藥、再生、精準醫療,擴大至數位 醫療和國家策略生技產品等七大項目下,預期將吸引更多國際合作案,帶動外公司來台投資和進軍資本市場,成為生技產業的新活水。


另外,由於ICT(資通訊)+BIO(生技)已成趨勢,東元新莊舊廠也將打造為科學園區,規劃為生物科技、資通訊和AI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等產業的生產基地,做為生技兆元產業的最佳場域。


黃茂雄認為,南港是生技產業最重要的研發聚落,未來串連新莊、竹北生醫園區,即可打造為大北部最完整生技產業供應鏈,加速台灣生醫產業加入國際賽局。


資料來源: 102020/07/27 工商時報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台灣生技產業協助抗疫 展現研發實力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05 15 日訊】為幫助台灣生技產業被世界看見,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14日邀請兩家生醫公司,發表研發成果,其中「AI肺部智慧醫療輔助系統」、以及成功開發出的「檢測抗原快篩試劑」,都是當前應對中共肺炎的的新利器
生醫公司董事長親自示範,不須抽血,只要用棉棒取得鼻腔黏液,放入試劑瓶內攪拌,拿出快篩試劑插入瓶內,就可快速偵測出是否感染中共肺炎。

生醫公司董事長 沈三泰:「假如是在這個控制組的下面,還有一條線,那就是陽性反應,就是受感染者。」
簡單方便的「檢驗抗原快篩試劑」,是整合了三家公司的技術優勢,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完成了中共肺炎的快篩試劑產品,現在就等臨床試驗通過。

生醫公司董事長 沈三泰:「我們其實都已經在量產的階段,抗體都可以做得出來了,那有訂單,我們就可以馬上做了。」
肺炎患者會出現氣喘聲及痰音,貼上這個麥克風貼片,透過「AI及時呼吸聽診監測儀」,就可以將聲音演算成影像,再透過大數據運算,將病人的情況遠端傳輸給護理站監控,減少近距離的接觸風險。

醫療器材公司臨床總監 賴彥均:「就是直接黏貼在病人身上,他只要做第一的碰觸就可以了。來偵測說現在目前,裡面這個吸氣是哪一邊,吐氣是甚麼時候這樣子,他的RR(呼吸速率)是多少,同時有沒有異音還是正常音,它可以做立刻的這個偵測。」
面對嚴峻疫情,生醫公司不論是上下游整合,還是醫師與電子工程師跨領域的開發,台灣生技產業都能發揮所長,全力投入防疫。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秋霞 江淳卉 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亞洲生技大展》度過難熬的三個飢荒年,生技業露出曙光

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是,台灣生技資本市場「脫虛向實」的發展,可望獲得算盤撥得精明的專業投資法人愈來愈多青睞! 
首先是今年陸續傳出台灣生技藥廠成功授權給國際大藥廠的捷報。其中,逸達前列腺癌的新劑型新藥FP-001,與國際生物製藥大廠Accord Healthcare簽訂獨家授權經銷合約,由Accrod在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台灣以外地區銷售,這次授權如果完成,最高可挹注逸達高達8600萬美元的權利金與分潤。

3月,逸達啟動了FP-001的50毫克劑型的美國藥證申請,預計下半年將繼續申請歐洲地區的藥證,同時中國的藥證申請也進入準備階段。然而,5月28日逸達接獲FDA來函要求補件,該消息訊息導致投資者產生疑慮。當天,逸達股價應聲下跌超過9%。

補件狀況會不會影響美國藥證申請,甚至對授權有變數,逸達股東皆高度關注。目前逸達自訂的進度是,FP-001今年9月進行美國藥證申請,希望2020年初拿藥藥證。

逸達擁有緩釋針劑技術平台(Stabilized injection formulation)技術,針對現有的藥進行改良。比如說,原本一天要打一次針藥效,經過逸達改良後,只要一個星期打一次針,達到同樣藥效。

這種新劑型改良,對行動不便高齡者,或偏遠地區居民而言是一大福音。逸達總經理甘良生指出,在中國有許多前列腺癌的病患,都是生活在偏遠鄉村,「這些病症都不會被處理,(病患)可能就老死了。」

除了治療前列腺癌新劑型針劑FP-001外,逸達目前還有研發戒毒藥針劑FP-004,「打一針,藥效持續一個月」,企望可以取代傳統口服戒毒藥,容易產生病患偷偷吐掉,以及治療怠惰問題。

基亞的在一五年治療肝癌的新藥P1-88三期臨床解盲失敗後,公司高層以減薪以及人力縮編來應對驟變。過程中,董事長張世忠盤點之前公司做過的研發與轉投資,與旗下轉投資公司高端疫苗聯手鎖定細胞再生療法再出發。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基亞13年前為了分散風險而與日本Oncolys合作開發的抗癌溶瘤病毒藥物,竟在今年4月成功授權給國際大藥廠羅氏旗下公司,總授權金額高達新台幣140億元,創下台灣新紀錄,基亞可分得三分之一授權金約46億元,未來可逐年入帳。

生物相似藥開發公司--台康,獲得國際學名藥及生物相似藥大廠Sandoz認同,決定簽下台康的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除台灣及中國大陸以外之全球專屬授權銷售合約,其中500萬美元的簽約金並已於6月26日起分批入帳,為第二季業績添加大補丸,另外與Sandoz的合約中還包括後續6,500萬美元里程碑金,也將依約定時程陸續到位。

台灣生技產業人才濟濟, 日前台康總經理劉理成說,台康EG12014產品總計投資金額為1.1億美元,未來若進度順利完成,至2030年前複合報酬率(IRR)可達20%至38%。 EG12014是台康開發的第一個自有產品,如今取得Sandoz授權合約,也宣告台康的雙軌模式已經開花結果,並且吸引更多CDMO客戶來下單。